齊與察罕帖木兒都是普通的大戶,李思齊是羅山漢人,察罕是畏兀兒人。至正十一年五月,北方紅巾軍起事,佔領了大片土地,朝廷派軍鎮壓,卻屢次失敗。
至正十二年,察罕帖木兒率先組織地主武裝,糾集當地數百人,號稱義兵。並與羅山縣典吏李思齊組織的地主義兵相合,設計襲破羅山。當時元廷官軍破敵無方,得知有地主武裝收復城池後,大加讚賞,授察罕帖木兒中順大夫、汝寧府達魯花赤,李思齊汝寧府知府。
從那個時候起,元廷開始重視利用地主武裝,察罕帖木兒義兵在朝廷支援下發展很快,得萬人,自成一軍,屯沈丘,與劉福通部紅巾軍屢戰告捷,並迫使北方紅巾軍一度處於低ch…o。
而李思齊也組織起了幾萬人的私人武裝。表面上,朝廷對這些武裝非常支援,授予他們各種官職,激勵他們與紅巾軍打仗。
北方的紅巾軍能夠消停,和他們的努力不無關係。
可是,事情都是有兩面x…ng的,隨著北方紅巾軍大部分被消滅,這兩支地主武裝,反而成了朝廷的累贅,他們是私人武裝,難保不會擁兵自重,尾大不掉。所以,脫脫本來是想等自己班師回朝之後,利用朝廷的餘威,想法收回這兩支兵馬的權力,否則,以後會是個麻煩。
脫脫對於察罕的兒子擴廓帖木兒,尤為讚賞,因為他是s…目人,朝廷打算對他加以重用。
脫脫南下,並沒有調集李思齊和察罕的武裝,其實也是有戒心的,擔心此次一戰打勝了之後,他們會藉著自己的功勞,再擴大軍隊規模。到時候,朝廷會陷入僵局。堂堂大元朝,居然需要靠私人武裝來保護,是相當危險的。
而現在,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此次大敗,在這附近最近的勢力,就是察罕的武裝,他的部隊的戰鬥力,要比官軍高几個層次。
把他們兩支隊伍調來,也許是好事,可以藉著反賊張士誠的手,將這個麻煩消滅掉。
“太師大人,如今戰局對我們不利,朝廷那邊,我們得相好對策啊”龔伯璲說道。
龔伯璲是太師脫脫這一派的,他看得非常清楚,這次失敗,恐怕朝廷那邊,會有人有動作了。
戰事上失敗,還可以再來,要是在皇上那裡失敗了,那可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朝廷那裡,有吾弟也先帖木兒坐鎮,不會出什麼問題。”脫脫說道。
龔伯璲心頭不以為然,太師脫脫的確是難見的人才,朝廷內外,勞苦功高,可是,他的那個弟弟也先帖木兒,就是個碌碌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