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杭州大瘟請命,救了杭州幾十萬百姓,功大於過,他不能死。”雖然這樣很不合理,但是這就是這時代的律法,如果以律法定罪,他有功大於過,這就是這時代的律法,就是這時代的公理。
寧採臣一個人,不是說想想,就可以改變的。
徐海放回去了,寧採臣對他叮嚀道:“不要忘了你的承諾!千萬找到他們的屍首,運回故里,入土為安,法師超渡,缺一不可。否則本神還會來找你的。”
徐海自然不敢出爾反爾:“是,上神。”
寧採臣點了點頭,回了考監。
“啊!”一聲淒厲的慘叫劃破長空。這是靈魂迴歸後帶給肉體的痛苦。人的肉體要比靈魂弱的多,靈魂可以承受的痛苦,肉體卻不一定。
同樣,靈魂上已經不再痛的傷勢,落在身上,卻還是會讓人痛入徹骨。
寧採臣笑了,聳聳肩道:“這可不是我有兔不與你治傷。只是因為我不會罷了。”
神魂歸體,寧採臣換了個姿勢,繼續睡他的大頭覺。至於痛得睡不著的徐大人會怎麼樣這些與寧採臣有關嗎?
好吧,就算有關。他是真的無能為力,他一身的神通,是浩然正氣能治傷,還是徐海自認為自己可以做孫大聖第二,準備和人道光明焰煉煉?
“我們有救了!”考卷交上來以後,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審看,就是徐海也趴在床上,忍痛工作,不找出一幅出彩的,這考監出不出去,他都不敢保證,也就沒了實行他的保證能力。
看了一張不滿意,放在一邊;又看了一張還是不滿意,又放在了一邊等到看見蝴蝶追逐馬蹄蹁躚起舞這一幅時,他臉上立時現出了喜悅的微笑。他連稱讚:“好極了!好極了!有了它,我們便不怕了。”
這是一幅極簡單的畫面:在一個夏天的落曰近黃昏的時刻,一個遊玩了一天的官人騎著馬迴歸鄉里,馬兒疾馳,馬蹄高舉,幾隻蝴蝶追逐著馬蹄蹁躚飛舞。
通篇沒有“香”字。哪像其他士子,畫不出來,竟然真的在旁邊寫了一個“香”字。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就是他們需要的,有了這篇彩頭在,他們可以安心了。
只要明天陛下不再出什麼妖娥子,這科科舉,他們可以青史留名了。
但是宋徽宗是個老實人嗎?他會不出妖娥子?
天下人都笑了。
天還未亮,便有宦官叫醒了熟睡中的宋徽宗。
趙佶張開睡意正濃的雙眼,說:“朕做夢了。”
皇上做夢,不是小事,因為他是天之子。
立即有負責書寫起居注的宦者添注趙佶的夢。
趙佶回憶著夢中的內容說:“朕好像去了一處遍地桃花的地方。有一仙人陪著朕賞花,仙人與朕說了很久。仙人說”
恬到嘴邊又縮回去,似乎有什麼阻住了他的回憶。
注與起居注的宦者邊寫邊念道:“帝發一夢,與仙人共賞桃花。”
念出來,是為了讓皇上指正。
趙佶擺擺手:“不止,好像有狼,有武人,還有和尚。對了,今天的考題有了。”
沒有回憶出夢境,但是他卻想到了新的考題。這足以讓他微笑了,立即傳人送來筆墨紙硯。
比起夢境來,現在他的全副心情都放在了文學身上。而三位主考官們又悲劇了。
(未完待續)
第287章、馬屁
這次趙佶畫了一幅畫,送入畫院,畫院影印下來,立即送去考場。
對這幅畫,趙佶是極有滿意的。畫好之後,也到了早朝時間。
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凌晨3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
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通常,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覆。
趙佶雖然不用起得這麼早,但是作為一個風流天子,常常夜半三更,嗯,也就是零辰一、兩點才入睡,那是極正常的。
至於他在做什麼?目前和諧,情色全刪所以大家自己幻想吧!
上了大殿,高坐於皇位之上,聽著大臣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