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獵戶齊叫道:“你們就沒遇上斑額大蟲?”
十三娘問道:“什麼是大蟲。”
“是那老虎。”
寧採臣拉住她:“實未遇上。”
眾獵戶聽了,紛紛祝賀他們的幸運,指點他們下山之路。
“這景陽岡上自從有了這窩虎在上面,三五個月,沒人敢行了。你們真是幸運。”
“是,我們不是此地人。若知有虎,說什麼都不會從這走的。”
寧採臣連連稱是,在眾獵戶的祝賀聲中,下了山。走出山林,便有官道相連,這次他們是再也不會穿什麼山林了。
;
第137章、進粱山縣
“寧哥哥,咱們分明遇上虎了,怎麼說沒有呢?”下了山,十三娘不能明白。
別說是她,就是寧採臣也不知為什麼他聽到景陽岡,會說沒遇上老虎。
“咱們怎麼說?說遇上了老虎,老虎沒吃咱們?那虎到底是不是人養的,也沒個準信。萬一這樣說了,村人上山,豈不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十三娘說:“咱們可以幫村民捕了那虎。”
“如何捕?我就一文弱書生。”
寧採臣笑了,就你剛才在虎林害怕的樣子。你捕虎?老虎不捕你就好了。不過這心意是好的。寧採臣又說:“不用擔心,這虎會有英雄打殺的。”
是了,這虎是武松的。在一個陌生的世界裡,好容易發現了幾分相似,總是忍不住努力呵護,不讓它出現大的偏差。
有人說,一個穿越者最大的優勢,便是知道後世的發展。
再度上路。一個挎劍計程車子是沒有人會盤問的。
挎劍是士子的特權,可不是所有挎劍的都是士子。那些來去匆匆的武林人士,城卒門子也是能不查就不查。
對他山來說,軍卒只是份職業,為此丟了姓命,可就不值了。
山東自古就有武術之鄉之稱,到了山東,往往是挎劍的豪客,要遠多於讀書的書生。
各色人等,即使伐柴燒炭的也比江南多了分武者氣息,人看上去也更壯實。
水泊梁山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梁山縣境內,由梁山、青龍山、鳳凰山、龜山四主峰和虎頭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黃山等七支脈組成。宋江結天下英雄好漢於此。
既然來了,自然要來看看。現在不看,真等宋江上山,除非入夥,否則恐怕就看不到了。
到梁山縣來,十三娘並未反對。她不說那仇人是哪座山的賊頭,他們只好從頭問起。
反正同樣是問,也就奔梁山而來。
進了縣城,人山人海的不說。寧採臣與十三娘也傻眼了。
沒名沒姓,還是個賊頭,上哪兒去說,總不能是說:“打擾了,請問這賊人在哪?”
“十三娘,你們相認時,見過的人多嗎?”
“嗯,是不少人,有二三十個。”
“這就好辦了。走,我們去酒肆。”
哪個賊窩,寧採臣是不知道,但是他知道這賊人強盜是一定有眼線的。而酒肆顯然是一個最好暴露自己的地方。不知道他在哪兒,那就讓他來找十三娘好了。
“來,老闆,快講講那葉孤城與西門吹雪約定好決鬥的曰子後,怎麼樣了?”
還未坐下,便有書迷大聲嚷嚷著。
“寧哥哥,想不到這裡也有你的書迷。”十三娘小聲道。
“是啊!是沒想到。”
古代傳遞資訊並不快,一個軍情從邊關傳到京城,也沒少過十天過。
現在,不過是一本書,一本娛樂姓質的雜書,竟然不僅傳過來了,這說書人竟還說上了。不得不說這商人的傳播速度竟超過了軍方。
顯然商人們是看出來了,這樣的書在山東,這個武術之鄉是必然會火。否則他們也不會花大代價押運來。
山東不同江南,走不得水路。陸路多是山嶺不說,更有強人盜賊。從江南送書過來的人力、成本,都遠高於江南。
一般只有大利的東西才值得他們運送,比如青鹽。
他們會運雜書來,顯然是冒了風險的。不過這風險他們冒對了。
不僅僅是這書本身的利潤,更重要的是為了聽說書,他們的酒樓就沒少過酒客。
單單是這酒客,這書的運價太貴,都值得他們拼一把。他們是看出來了,這運的是娛樂,更是招攬生意的金礦。
江南,絲竹樂器就可迎來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