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爽朗的笑聲,戛然而止,一張臉憋的通紅,就像卡住脖子的公雞。
俗,真俗!怎麼一到他口中,什麼事都和利益有了糾纏。真真是個利益至上的俗人!
心中這樣想,口中卻不能這麼說,誰讓自己有求於人呢?堆上笑容說道:“相公勿怪不請自來之罪。我這次來是想告訴相公金蓮子種植之法。”
寧採臣哦了一聲,沒有再出聲。
都有了神職,卻仍然不在乎可渡眾生的金蓮。和尚都不知他是不是該問他一句,他是不是什麼都不懂啊!
“種植金蓮子有三法,一是無上佛法。”看看寧採臣不出聲,不由有些失望,只能繼續說下去,“二是濃郁的靈氣。”
寧採臣在喝茶。
“三是種於真金之中。”
寧採臣放下茶杯,開口了:“這我知道。”
嗯?和尚的眼張得滾圓,一臉的鬱悶,不是有佛規戒律,他非罵娘不可。
你說你知道了為什麼不早說,害我費了這麼多的口舌。可是他竟然知道了,那我豈不是沒有了交換的條件,下面的事怎麼說。
他看向寧採臣三人,實在想像不出寧採臣怎麼會知道。是這個女子嗎?
他盯著粉衣直看。
寧採臣安心喝茶,他才不怕他看。在自己的人道之下,連法海這尊人間羅漢都看不穿,就更不用說這小小僧人了。除非他比法海的修為還高。
但是,這可能嗎?
所以寧採臣是不擔心。
人道之下,妖又如何,精又如何,同樣是一方生靈。
小公主人小飯量不大,即使餓極,兩碗米飯也把她的小肚子脹得圓滾滾的,再也裝不下了。
這時她才反應過來似的說道:“咦?你是和尚啊!我都不知道。你與哥哥的關係很好嗎?肯來保護我。”
這個傻丫頭,別人把她賣了,她還幫別人數錢。
保護?利用吧!
和尚聽了卻很高興,因為他抓到了突破點。“阿彌陀佛,殿下(趙煊)乃我佛轉世,我等佛門弟子自然要竭力扶持。殿下的妹妹,便是我佛的妹妹,身為佛門弟子自然要加以看護。”
噗…寧採臣擦擦嘴,他知道這茶是喝不下去了。這為了目的,連誑語都打了。難怪佛門會繁榮昌盛,歷久不衰。
小公主顯然對他的故事很感興趣,就像是一個深陷其中的故事迷。“哇!哥哥竟然是佛的轉世,是因為母妃信佛嗎?”
“好了!說說吧!你來的目的。”寧採臣沒有聽故事的打算。
在這方面,他不得不承認佛法的高深,怎麼說都能說圓了。
和尚眨眨眼,說:“阿彌陀佛,施主在說什麼,貧僧不明白。”他現在有小公主在手,是一點兒都不急。
他打的什麼主意,是人都知道了。他不說,寧採臣還能不說嗎?
寧採臣說:“你們鼓動這麼多信徒”
“阿彌陀佛,施主怎能說是鼓動?只是眾生贖罪罷了。爾時,阿難陀尊者,在靈山會上,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阿難頂禮合掌,繞佛三匝,胡跪問訊:“請問本師釋迦牟尼佛!南閻浮提,一切眾生,末法時至,多生不善。不敬三寶,不重父母,無有三綱,五倫雜亂,貧窮下賤,六根不足,終曰殺生害命,富貴貧窮亦不平等,以何果報?望世尊慈悲,願為弟子一一解說。”佛告阿難,與諸大弟子言:‘善哉!善哉!汝今諦聽,吾當為汝等分明說之。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苦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前生因果之報。以何所作故?先須孝敬父母,次要敬信三寶,三要戒殺放生,四要吃齋佈施,能種後世福田。騎馬坐轎為何因。前世修橋鋪路人。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貧人。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好吧!就算他們是修路積功德吧!”修路造橋,從古至今都是好事,這一點,寧採臣是反駁不了的。
“不過你們修這路,恐怕不僅僅是為了修路吧?”
“哦?施主怎麼說?”
“修路恐怕是為了引龍入灣吧!”寧採臣隨意說道。
和尚愣了一下。他真的知道?他竟然真的知道!
寧採臣見他這麼驚,不由有些鬱悶,心說:我看上去有這麼傻嗎?“你們又是借詩,又是開鑿山路,這麼不是明擺著是引大人物嗎?這是汴京,最好詩詞的大人物是誰,這還用猜嗎?只是你們為什麼要引到我這來。按說你們一切都準備好了,那個酒肆不是早安排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