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性的話,自然有大把的凡人願意聽命、按照他的意願辦事。但是如今,他卻不能、或者說不敢這麼做。
看著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的盛衝陽,凌世礁可以肯定,只要他敢於出面干涉,盛衝陽會毫不猶豫地對他出手;修道界實力為尊,面對著這個深不可測的年輕後輩,凌世礁可沒有絲毫能戰勝他的把握,跟不用說他身後還站著一個超級宗門離火宗了!
冠邦帝國皇帝卻是不甘心,盛衝陽和凌世礁一席對話他都聽在耳朵裡,並且非常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的關鍵資訊——凡間的事凡間自己解決,盛衝陽身為仙師,已經不能直接對他出手;而仙師之中,也是有人支援自己的,前提條件是隻要他能擺得平聶光!
一個溺水之人,即便是一根救命稻草也要撈到手裡,何況他當了近十年的九五至尊,飽嘗權力的滋味,怎肯輕易退出?當即挺身擺出皇帝的尊嚴,對場中文武大臣喝道:“諸位愛卿,爾等都是朕之股肱重臣,君臣相得、共治天下,而今因何而從賊?——朕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自問德行不虧;聶光一介武夫,又何嘗懂得治理天下?只怕一回頭就對爾等展開殺戮!武人為於大君,天下大亂、流血漂櫓,自此始矣!”
聶光道:“我知道自己對於治國一竅不通,所以便和幾位朝中元老約好,從今往後皇帝不再大權獨攬,而是成立政事堂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決策國之大事!政事堂七人,皇帝只佔其一,權柄與其餘六人相同,少數服從多數,並無一言九鼎、生殺予奪的大權!”
“我聶光在此立誓,凡我子孫、謹須遵守,政事堂七人,除皇帝一人之外,其餘六人均由大臣公推,五年一換,皇帝無權干涉!如違此誓,天下共擊之!”
聶光此言一出,場中文武眾臣立刻一片譁然,誰都知道這話意味著什麼,如果聶光及其子孫真的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意味著皇權的大幅度削弱和大臣權力的極大增強,這對於所有文武眾臣自然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唯有皇帝一人神色不動,反問道:“是嗎?說得倒是好聽,然則不過譁眾取寵、混淆視聽而已!——我只問你,軍隊在誰手中、又聽命於誰?”
聶光道:“我是個軍人,只懂得開疆拓土、保家衛國,當然不會離開軍隊;何況皇帝身為一國之主,自然是國之軍隊的最高統帥,這一點不容置疑!”
皇帝聞言譏笑道:“原來如此!只要軍隊在你手中,方才的誓言不過就是一句空話!你若不守誓言,誰能約束你?天下共擊之,誰又能擊得過你手中軍隊?即便你能管住自己,爾之子孫如有一個野心大的,又有誰能制衡?”
聶光正色道:“這一點大家可以放心!你忘了這個世上還有仙師在;軍隊之中,仙師的門下、半仙之人也有不少,吾之誓言當有監督!”
“然則軍隊,國之利器,不可不慎。我聶光在此立誓,凡我子孫、謹須遵守,自今而後,除非國內發生武裝叛亂,否則國之軍隊永遠只能對外,開疆拓土、保家衛國,不得用之於內!如違此誓,天下共擊之!”
聶光第二個誓言再說出來,場中文武眾臣氣氛更是活躍,紛紛交頭接耳、神情閃爍、躍躍欲試,其中便有些膽大的問道:“敢問聶帥,如何界定武裝叛亂?”
聶光道:“這該由政事堂來判斷,多數人支援、形成決議,軍隊只管執行便是,不得有自己的思想!此外,政事堂還可以另外組建一支半武裝的治安隊伍,獨立指揮,用於平時維護國內治安;如此,軍隊即可專心操練、一意對外作戰!”
這話說出來,自然令場中文武大臣更為放心,議論之聲更加熱烈,幾個朝中元老重臣更是相顧微笑,顯然這一切他們早已預先知道、或者說大家都是商量一致的。
冠邦帝國皇帝目瞪口呆,不能置通道:“你、你、你們聶光,你當真能放出這許多權柄出去?如此受人掣肘,那你這皇帝當得還有什麼意思?”
聶光道:“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還有列位文武大臣,只怕沒有人會喜歡有人位於我等的頭上,始終對我們掌握有生殺予奪的大權!隨時有哪一天你一個心血來潮,或者一個病危亂命,我們指不定是誰就要身首異處,其不悲哉?”
“我不喜歡別人對我生殺予奪,自然也不能對別人擁有這樣不受控制的權力,即便這個權力看上去多麼誘人!——從今往後,我國之中再不會有盛飛龍這樣的悲劇,再不會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樣的狗屁道理!”
“瘋了、瘋了!你們全都瘋了!君權天授,上下尊卑、豈容紊亂?你這胡說八道,要天打五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