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石猴大喜,引著群猴進入水簾洞之中,群猴應約奉他為猴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有詩為證。詩曰:
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
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是以:
春採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
秋收芋慄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美猴王享樂天真,過得逍遙自在,幾乎忘卻了時光流逝,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日。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美猴王忽然憂惱,情不自禁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近時無憂,但是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眾猴紛紛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內?”眾猴聞此言,想起平日裡那些年歲已高的老猴接連死去,不由的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
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於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眾猴鼓掌稱揚,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嶺登山,廣尋些果品,大設筵宴送大王也。”
次日,眾猴果去採仙桃,摘異果,刨山藥,挖黃精,芝蘭香蕙,瑤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齊齊,擺開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餚。但見那:
金丸珠彈,紅綻黃肥。金丸珠彈臘櫻桃,色真甘美;紅綻黃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鮮龍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紅。林檎碧實連枝獻,枇杷緗苞帶葉擎。兔頭梨子雞心棗,消渴除煩更解酲。香桃爛杏,美甘甘似玉液瓊漿;脆李楊梅,酸蔭蔭如脂酸膏酪。紅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黃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現火晶珠;芋慄剖開,堅硬肉團金瑪瑙。胡桃銀杏可傳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滿盤盛,橘蔗柑橙盈案擺。熟煨山藥,爛煮黃精,搗碎茯苓並薏苡,石鍋微火漫炊羹。人間縱有珍饈味,怎比山猴樂更寧?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齒肩排於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飲了一日。第二日,美猴王早起,吩咐道:“小的們,替我折些枯松,編作筏子,取個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類,我將去也。”群猴一起動手,做了個木筏,又備齊果物、淡水,然後美猴王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蕩蕩,徑向大海波中,趁天風,來渡南贍部洲地界。
那美猴王來的南瞻部洲,卻是屬於大多數人族聚居地界,自那封神大戰之後,神仙之屬,或歸於天界,或隱於山林深處各自洞府,道門神仙大多居於東勝神州,佛教之屬大多居於西牛賀州,巫妖則隱於北俱蘆洲,美猴王在這人間之地,卻是哪裡尋得到神仙所在,如此幾番,遂又出海,往西牛賀州而來。
羅天自如來佛祖走後,心中默默推算,只覺得那後世聞名天下的齊天大聖似乎與自己的關係極不簡單,只是他乃是專修肉身之輩,對於天機掐算之道,並不精通,苦思良久不得解脫,只得作罷。
自山中立身而起,羅天漫步在靈臺方寸山之中,雖然說鴻鈞老祖將他封印在這裡,但這靈臺方寸山何其之大,怕不有幾千裡方圓,倒也不算屈困,平日裡為了修煉,羅天甚少出來走動,如今卻是要收徒了不得不早做佈置一番。揮手之間,一片紫色神光飄飄灑灑而過,瞬息之間瀰漫開來,將整個靈臺方寸山籠罩在內,淡淡的紫色神光過後,整個靈臺方寸山光景大變,卻見:
千峰開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