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目光長遠,有責任心的企業家,在國內還是不多的,是非常值得大力提倡的,我已經指示中央宣傳部,視具體情況,對你們銀河實業進行一些適當的宣傳,另外讓拱天省政府,對銀河實業的發展提供一些便利條件。”
劉士卿沒想到一號首長竟然如此關注銀河實業。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謝謝首長。”
一號首長拍了拍劉士卿的肩膀,“環保是關係國計民生、子孫生存條件的大事,國內就是有些人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對環保問題熟視無睹。我這個當家人很頭疼呀,如果國內能夠多幾個像你這樣的企業家。我就要省心多了小劉同志,我希望你以後能夠在這方面加大投資力度,不要把眼光只對準武靈市,還可以把視野放到拱天省,乃至華北地區,甚至是全華夏。至於政策問題,你不用擔心,我會指示各級政府對你的銀河實業大力支援的。”
環保產業一向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投資大,見效慢而少,甚至根本就沒有收益。別說是企業了,就算是各級政府,也沒有幾個願意把資金投入到這個方面。一號首長在中央擴大會議上,已經為此拍了好幾回桌子了,可是地方政府依舊是當面鑼、背後鼓的,在這上面能推就推,能躲就躲。
恰好這時候冒出來一個銀河實業,投入大量資金搞環保,一號首長自然而然就把銀河實業當成了典型,指示要大力宣傳銀河實業這樣的企業。這還不算,一號首長又親自操刀上陣,遊說劉士卿要多搞一些環保產業。這是看準了銀河實業龐大的現金流以及劉士卿對環保旗幟鮮明的支援力度。
如果換成是別人,這會兒肯定是順著一號首長的話,連聲應是,哪怕是環保不賺錢,回頭也要建那麼兩三家專門做環保的企業,讓一號首長覺得他的要求沒有落空。但是也僅僅止步於此,不會再進行更多的投資。做企心,詠淺才是第要素。環保吊說不能排在末位,卻也差不“
但是此時跟一號首長對話的不是別人,而是劉士卿。環保對別人來講,是一個不賺錢或者賺錢比較少的行當,但是對劉士卿來講,卻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產業,利潤也是相當的饞人的。
比方說汙水處理,現代的科技水平。因為比較落後,所以汙水處理廠佔地大,投資高,再加上普通汙水處理廠處理完的中水,並不能當成飲用水,只是用在一些工業環節或者是景觀用水。所以收益方面是很低的。如果想把工業汙水、生活汙水處理成可以引用的自來水,投資可要翻著翻的往上漲,收益就更小了。
而劉士卿掌握著不少汙水處理的新方法,投資非常的正常運作起來的話,佔地也用不了多夫,成本大幅度降低,收益自然是打著滾的往上漲了。當然現在因為時機不成熟,劉士卿一直沒有往外拿罷了。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包括汙水處理在內的環保產業,絕對是銀河實業旗下最賺錢的產業之一。
“首長,您讓我投資環保產業,這沒有問題,反正做企業做什麼不是做呀。何況做環保,不但能夠賺錢,而且還可以青史留名,順帶著還能夠改善國內的生態環境,這種一舉三得的好事,可不太多。”
劉士卿短短几句話,讓一號首長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不過劉士卿後面的幾句話,也讓一號首長認識到了劉士卿見縫插針的性格。
“不過,首長您也知道,國內環保產業發展之所以緩慢,和政策滯後有很大的原因。您看能不能多給我一點優惠政策呀?”
劉士卿的要求往大了說,是在找一號首長要政策,往小了說,就是在要好處。一號首長微微一愣,自從他被老首長確定為接班人之後,就很少有人敢跟他用這種態度說話了,即便是有,一般也是政府方面的人,至少也都是部長、省長一個級別的人物。
一號首長沒有惱怒,他自從大學畢業之後,就一直在從政,都是從政府層面上,處理當政之地的經濟問題。在被老首長調入中央之前,想劉士卿這樣當面要政策的人,並不少見。他此時頗有一股在地方任職的時候,和地方上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家討價還價的感覺,他也能夠理解這些企業家的想法,畢竟企業想發展,總是要想盡一起辦法去少背一些包袱。
小劉同志,想要政策,可以呀。但是我可不是能夠隨便開口的,至少得看你值不值得政策扶持呀。你說說看,你憑什麼向我要政策呀?”一號首長面帶微笑,認真的說道。
旁邊的牛啟華捏了一把冷汗,心道這劉總還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竟然敢跟一號首長要政策。而一號首長也真是有大肚量,竟然笑眯眯和劉總討價還價起來。
劉士卿沉吟片亥,“如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