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說她們娘四個好?人家一幫親戚都沒說什麼,你在這裡雞蛋裡挑骨頭栽贓的算老幾?看樣子,真是急不得了,可惜呀人家婆娘孩子活得好好的,看你有什麼本事頂著臉來!
見眾人都側目看向劉平,牛大姐也覺得劉平這話歧義太大的咳嗽一聲道:“小劉,王新生同志的老婆孩子逃過一劫的,咱們應該替他高興。她愛人怎麼會去河北,一路上很是不太平?”
後勤上的同志聞言態度恭敬的回答道:“捎信的老鄉仔細打聽了,大王莊鄉親說王新生同志離家時去的就是河北保定。他幾年沒捎信回來,家裡覺得說不定是留在了保定,經過小鬼子掃蕩後只剩孤兒寡母抱著或許能一家人團聚的想法投奔去了。”
聽完,牛大姐無奈道:“陰差陽錯,等王新生回來了看他有什麼安排吧。”
心裡牛大姐則是對於當初也覺得佩服的,王新生千里護送之事覺得膈應。你不管是護送人,還是投奔革命,總有機會給家裡捎個信吧。哪怕是句話,家裡人也不至於沒頭沒腦的奔那麼一絲希望去。這麼拋妻棄子的投奔革命,現在又和個小姑娘黏黏糊糊,真是不知所謂。
這時沉默半天的劉平突然冒出一句:“不愧是大字不識一個的鄉下婦人,一點覺悟都沒有。不安生在家待著養孩子,出來亂跑什麼,這不是給王新生同志添亂嗎?”
聽劉平又開始落井下石亂栽贓,聽說過劉平的經歷,覺得她才參加革命多久,就這樣脫離群眾自高自大的看不起鄉下人。一位年輕幹事實在是忍不住打抱不平道:“劉衛生員,咱們這裡大部分是大字不識一個的鄉下婦人養大的,大字不識一個的鄉下婦人也有爭氣的!像王新生同志的愛人,聽說不僅給莊子裡出了挖地道躲小鬼子的主意,臨走還大義的把家裡的地捐出來給莊子裡站崗的貼補,被鄉親們稱讚是大義的巾幗英雄。”
劉平不相信新生哥嘴裡愚笨的鄉下婆娘有這麼厲害,聞言厲色看向傳話的後勤那位同志。
那位同志心中冷笑,面上卻是含笑肯定道:“小張說的不錯,捎信回來的老鄉就是這麼說的。我也覺得她這番作為,一點也不比咱們扛槍打小鬼子的差。”
被這樣落面子,劉平氣不過的扭頭就走,牛大姐嘴角諷刺的微挑,綻開笑容留下來和眾人討論起二丫的本事。
警衛連天黑回來,沒等那位後勤同志親自通知,王新生和班裡人餓死鬼似的第一時間跑後勤炊事員處吃飯時,炊事班長便語氣莫測的恭喜道:“王新生,恭喜,你家裡總算是保住幾口人。聽說你爹孃雖然去了,可婆娘和三個孩子好好的,就是為了找你小子孤兒寡母跑河北去了。”
王新生端碗的手一抖,語氣急促道:“孫班長,你怎麼知道的,聽誰說的?”
炊事班長眼神不屑的大聲嚷嚷道:“小子,灑了,端好碗!你不是託小柳子找老鄉的,晌午他回來和大家說的。聽說你家裡婆娘不僅能生,還是個厲害的巾幗英雄,出息著呢!”
然後炊事班長繪聲繪色的給王新生講了,傳過來的二丫在大王莊做的大義之事。
而王新生和劉平一樣齷齪心思,既憤恨與和他親近的爹孃死了,他討厭的二丫活著,又狐疑怎麼是三個孩子,多了兩個到底怎麼回事。
對於二丫,王新生覺得那是他討來伺候一家老小特別是爹孃的,海子這個兒子那是他對爹孃的交代,有了這個孩子他就有後了,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闖蕩了。自從察覺到劉平對自己的心意後,綜合各方面他便有了打算。決定等自己掙些功勞有了底子,能讓劉平的叔叔欣賞,就和家裡的婆娘離婚跟劉平成為革命伴侶。這樣的例子他看過不少,只要說出是家裡的包辦婚姻,就沒什麼人會追究。
他好好努力打小鬼子掙功勞,加上劉平的叔叔這份關係,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升官,等穩當了把爹孃接過來享福也未嘗不可。二丫那個家裡的婆娘,他早就摸透了性子,只要有孩子在,就算被他休了也會老實的留在家伺候他爹孃。他爹孃要是住不慣城裡,大不了貼點錢回老家讓那娘倆孝順去。等他和劉平結婚生了孩子,好好培養,鄉下的孩子他從來沒指望過,目的達到至於會不會和他離心那是完全沒必要考慮的事。
他什麼都打算好了,該死的小鬼子卻把一切都打破。早知道這樣他要那婆娘幹什麼,公公婆婆死了,她要是個好的就應該沒臉的安生待著。出主意挖地道、出地貼補,一個婦道人家顯什麼本事?這要是鐵板釘釘的算成功勞,她母子四個不知音訊,難不成他也幹陪著誤事?
忍著眾人不合心意的恭喜、安慰,王新生滿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