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州但凡這商戶的事兒,竟然只言家說的算,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年,青州第一大商戶恐怕就要換了姓兒。這可不行,自己必須想個法子。
言家和周珩的聯絡不過是一個小妾罷了,自家的姑娘可有好幾個呢,能順利的送進去最好,不能送進去自己在青州經營這麼多年,可不是白混的。
青州的人因為周珩的行事,暗自裡各有自己的小動作。而言家老大因著周珩的態度,現在腰板也值了,說話也硬氣了。最近這些天,也忙著處理海上貿易的事兒。
這件事既然是自己家裡出頭,那麼自己要是辦的妥當,就憑著這一次的機會,以後整個青州,也沒有商戶與自己家叫板。
雖然有些可惜這買賣不能只自家做,而是要在找幾個大戶共同參與,但周大人說的話對,不能吃獨食,招了人忌,早晚要出事。而且海上的買賣利潤大,風險也大。那天要是船沉了,自己一家可不是要陪的傾家蕩產,找幾家合作,分了利益,可也是分了風險。不過這合作的人可要好好的選一選,就要找那既有實力的,又要人品好,行事大方的,可不能合作沒多久,內部就起了紛爭,否則倒時自家可就是笑話了。
府衙裡的人最近對周珩更是恭恭敬敬,既然知府大人肯提攜大家,又有哪個不想挪挪位置,升一下官,李通判透過言家和周珩關係稍微密切,平時對周珩幾乎言聽計從,做事兢兢業業,只盼給周珩留下個自己精明能幹,值得提攜的好印象。
王同知但凡周珩有什麼問題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同時,囑咐自己夫人,趕緊的把自己家女兒的好名聲宣揚出去。這地盯著周珩的可不知自己一家,否則要是被別人搶了先,自己不白白忙活了一場。
因此這青州府,比起往年是越發的熱鬧了。王夫人在家手把手的教了自己的女兒如何管家,如何安排宴會,如何迎來往送,看女兒學的有了樣子後,便給各家發了請帖,在自己家舉辦個賞花的宴會。
帶著自己的女兒,和各家的夫人你來我往的互相恭維。王小姐到也是個能幹的,指揮者丫鬟婆子端茶倒水,倒是把宴會打理的妥當,果然沒多久就傳出了王家的大小姐十分能幹,是個能管家的。
這邊賞花的宴會結束,沒過幾天,就又女兒家的宴會要開,這次可是在青州有名的園林裡,眾位夫人們說,要給青州的女孩們展示才情的機會,因此各家參加的女兒都是有準備來的。做首詩啊,畫幅畫啊,至不濟也要秀個荷包吧。
當然最後也要傳出來,王家大小姐有才情,畫得一手好畫。吳家大小姐不愧是詩書傳家的,做的一首好詩,趙家的小姐則是一首好繡工。真真是百花齊放。各有千秋。
作者有話要說: 球收藏,球評論。
☆、京城裡的事兒
周珩把自己從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都拎出來衡量了一下,決定把京城的生意交給魏國公府的世子徐璿。
要說起小公爺徐璿,在京城真是一個沒人敢惹的主兒。徐睿的祖母乃是本朝第一位大長公主,嫁給了當時的魏國公,母親與當今太后關係很好,現在還時不時的進宮陪太后說說話,而當今的皇后,正是魏國公府的大小姐,徐璿的親姐姐。
魏國公府權勢顯赫,不知讓多少人羨慕,只一樣不如意,三代單傳,現如今,就只有徐璿一個兒子,因此從小嬌養,都如今是文不成武不就,只領了一個閒置,家裡嬌妻美妾一大堆,自己還成天滿京城的閒逛,哪有熱鬧往哪湊。
不過此人雖不爭氣,但也不是一個胡作非為,且為人很是機靈,雖不得重用,當今的皇上也很是喜歡。有這麼些靠山,這徐小公爺,不說有人惹得起。不小心給破塊皮兒,都怕被國公府找上門。
周珩和徐璿兩人自小就投緣,和長興侯家的顧源、誠意伯府的劉權四人交情很好。年輕的時候沒少湊一起熱鬧,先如今雖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差事,但也時不時的聚聚,周珩雖外放,但和這三人都有聯絡。
這海上的貿易,讓徐璿來做正合適,此人本就是一個閒人,有點子事來打發時間正好,還沒人敢為了這其中的利潤眼紅而找麻煩。且徐璿是個能花錢會玩樂的主兒,能有這麼一個大進項,當然樂意經營,而且也不會虧待了周珩,不怕不給周珩留這那一份。
周珩寫信給徐小公爺,仔細的說了一下這海上的事兒,京城的事兒就全交給徐璿辦,又提了提自己參與其中這事不要透露出去,徐璿也知道周珩家裡的事兒,想來自不會洩露。辦好了這些,這才讓那位跑海上的商戶帶了東西上京拜會小公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