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道毫不思考地道,這地方在後世,就叫鋼城區,他自然懶得再用其他的名字。

“好,我會盡快將其建立起來的。”崔景略點點頭道。

“嗯,到時候我會將第一兵工廠搬到鋼城區來。”王君道又接著說道。他要想征戰天下,一個兵工廠可不行,還需要第二個、第三個直到第N個兵工廠建立,而且他知道,雞蛋不能只放在一個籃子裡。

“我這就去準備。”崔景略點點就轉身離去了,他是那種一旦決定了就會立刻去執行的人,絕不拖泥帶水,這也正是王君道重用他的原因之一。

崔景略離去之後,王君道忍不住嘆了口氣,喃喃道:“人才還是太少了啊,看來我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培養機構才行,人才離不開科技,科技離不開教育,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科教才可以興國啊。”

王君道忽地想到,如今自己控制的這些區域,正好是從古到今文化氛圍最濃郁的地區,文盲率遠遠低於其他地區,誰讓這裡是泰山腳下呢?誰讓泰山那麼有名呢?還有泰安西面的肥城,那在古代可是真正的君子之國啊。

想到這裡,王君道忽地意識到,若在泰山腳下,以泰山之千古風采,直接建'www奇書網'立軍事學校,政治學校,將那些學識淵博卻報國無門的人招進去苦修一番,讓他們效忠於自己,那今後豈不是有用之不盡的人才?

還有,若是成立一個百家學院,開設百家學科,物理、化學、生物、醫學、電子、天文、地理、文學等等學科全部容納進去,同時召集在百科方面都有些造詣的人才進去苦修,那最多幾年時間,自己豈不是有各種行業的大批次人才?而且還是都效忠於自己的人才,這多好啊?

而如果實行義務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讀書識字,學習百家學術,那麼全民文化水平那就能成倍成倍的提高,這是多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啊?

王君道有些慶幸自己選擇的根據地是這從古到今文風盛行的泰山之下,而他的骨幹起源於義和團,又將尚武之風徹底帶進了這塊膏腴之地,那麼要不了多少時間,這塊地區就將文風武風徹底倡行,呈現百家爭鳴之勢,那時候文化昌盛,國民勇武,何愁大事不成?

王君道忽然有種仰天長嘯的豪邁感覺,他恨不得立刻就大幹一場,重現漢唐盛世,重開百家學說,讓漢文化徹底興盛起來,他不喜歡中庸之道,那雖然是治理國家的良好手段,但卻會讓整個民族的文化慢慢僵化,失去進取之風。

一個民族的文化,如果成了一家之言,如果沒有相互批判,相互攻擊,相互碰撞,那又如何能進步?

王君道知道,悠悠華夏,幾千年歷史,看似文化昌盛,事實上,自從秦朝之後,華夏文化就開始停滯不前了,不為其他,就因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漢武帝之後的兩千多年曆史,縱觀華夏,甚至沒有提出一種新穎的有創造力的學說,全部都是在延續儒家的那一套東西,甚至到了後面,把儒家最初的很多東西都曲解掉了,變得面目全非。

王君道很清楚,儒家那一套學說,無論治國還是治軍,都是剽竊了法家、兵家、墨家、縱橫家、農家等學派的東西,若僅憑儒家那套禮儀之術,不要說治國治軍,就是生存都成問題。

華夏的文化,只有在chūn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巔峰!

中庸之道,也許是短時的和平之道,但卻不是真正的長盛之道,真正的長盛之道,只有競爭才會形成,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各家學術相互爭鳴,相互競爭,才能相互提高,才能產生出新的學派,才會讓人民產生開拓創新的jīng神,若是一家獨大,那就是自取滅亡,只會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所超越,而且很容易消亡。

這一點,華夏的歷史就給予了很好的證明,五胡亂華,漢文化幾乎毀滅,蒙古鐵騎滅宋,崖山之後無中國,滿清入關,踏遍萬里河山,將明朝兩百多年恢復的漢文化踐踏得一文不值!

這些都是血淋淋的歷史。

儒家那套東西,若是剛剛產生的時候,還好,那是純徹的,但是傳了幾千年後,因為統治階級的支援,沒有哪一家學術能與之相爭,使其失去了競爭對手,但是儒家真正的學說只適合做禮儀官。

儒家學說,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技不能發明,農不能生產,商不能富裕儒家要想治國,就要借用其他的東西,那就等於是在他本來的那張純淨的紙張之上新增了其他的東西。

最後的結局,只會導致那張純淨的紙張面目全非!

這便是幾千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