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的屋子。可她什麼也不能說,只能裝著聽不懂的樣子任丫鬟們給她穿衣。
“那我跟你去書房好了。”六伯母小聲地道,“先讓壽姑在正房安歇。”
六伯父就喊了丫鬟:“去問問,西府的老太爺什麼時候走的?”
昨天晚上,直到他們歇下了二太夫人那邊還沒有散。
丫鬟應聲而去。六伯母另一個大丫鬟叫采菽的指使著媳婦子擺早膳。兩個濃眉大眼的孩子在丫鬟、婆子的簇擁下走了進來。
大的是蕙哥兒,學名竇政昌。今年九歲,小的乳名芷哥兒,學名竇德昌。今年七歲。
竇昭瞥了一眼竇德昌。
前一世。竇德昌是竇家的異類。
別人讀書的時候,他到處闖禍;別人成家的時候,他拐了紀家大歸的表姐;別人立業的時候,他早在翰林院裡養蟈蟈了。是京都城裡有名的頑主。
給父母行過禮後,竇德昌不顧恭立在旁的哥哥。撒著嬌兒撲到了母親的懷裡。
紀氏寵溺地笑著,把小兒子從懷裡拉開:“都已經上學了,可不是小孩子了,小心四妹妹笑你。”
昨天他們已經見過面了,還一起去了三伯父家吃飯。路上,竇德昌偷偷地揪她的辮子,被竇政昌狠狠地瞪了一眼才作罷。
他不以為意,衝著竇昭喊了聲“四妹妹”,又嬉笑著依偎在了母親的懷裡。
紀氏哭笑不得。
竇昭側過臉去。
她想起了自己的兩個兒子
那邊六伯父問起竇政昌的功課:“先生昨天講了些什麼?”
竇政昌畢恭畢敬地道:“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作何解?”
竇政昌道:“人不知我,於我無損;我不知人,則賢愚不分,善惡無別,足以敗事敗身。”
六伯父滿意地點了點頭,望向竇德昌。
竇德昌乖巧地站直了身子。
儘管如此,六伯父的臉色還是有些難看。他沉聲問道:“先生昨天都講了些什麼?”
“蘇明允,二十七,始發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