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時已經荒廢沒了驛卒,好在房屋並未倒塌,二人尋得乾淨處生火禦寒。

雖然此時已經過了晚課的時間,莫問仍然盤坐唸經,唸經有唸經的好處,聽經有聽經的妙用,經文對於老五來說無疑於搖籃低語,莫問經文尚未唸完,他已然呼呼睡去。

次ri清晨,二人早起趕路,此處野兔減少老五隻捉到兩隻,中午時分二人終於見到了村落,村裡並無客棧,莫問敲開了一家大戶,稽首過後尚未來得及道明來意大門便被開門的婦人關上了,“沒有多餘的飯食舍與你。”

“善人誤會了,我帶有銀兩,想換些茶水。”莫問皺眉解釋。

莫問說完,院內並無迴音,聽腳步聲可知道開門的婦人已經回屋了。

先前途徑之處並無水源,到得此時他和老五都很是飢渴,吃了閉門羹之後莫問又換了另外一家,這次開門的是個中年男子,見到二人之後也想關門,莫問見狀急忙拿出銀錢道明來意,那人接過銀錢給了二人幾塊餅子和兩碗溫水,自始至終沒讓二人進宅。

“老爺,這裡的人好像很討厭外鄉人?”老五跟在莫問身後出了村子。

“他們不是討厭外鄉人,他們是不喜歡我。”莫問皺眉搖頭,雖然在此之前他已經知道晉國人信奉佛教,卻沒想到他們會如此厭惡道門弟子。

“他們為什麼討厭你?”老五不解的問道。

“他們不是討厭我自身,而是討厭道人。”莫問再度搖頭,凡事總要有個原因,晉人如此排斥道教總是有原因的,道家的人分貴賤一說雖然明睿卻太過直白,易遭尋常百姓的厭惡。而佛家所說的世人平等則迎合了世人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現狀和心理,這應該是原因之一。

老五聞言還是不明所以,不過他也沒有再問。

再往前走,又是百里無人,由於莫問不喜肉食,兔子便歸了老五,三ri之中他只吃了幾個米餅,道家弟子並非不吃葷腥,而是有米糧的時候率先選擇米糧,無米時才吃葷,從教義上說此乃仁善少殺,自活人上說多素少葷對人也有益,若是不沾葷腥勢必少氣無力難以勞作。

三ri之後,二人終於見到了城池,進得城門二人大是驚訝,雖然此處只是邊陲城鎮,但城中極為繁華,三合,四合,曲尺,一字等各式院落遍佈城中各處,描金貼花極為奢美。街上行人所穿多為綾羅,著麻衣者少之又少,婦人褲外都套有外裙,便是男子也是襦褲齊整。由於此時臨近年關,街道上多有年貨出賣,食有大小黃米,白米白麵,黃面紅薯。蔬有芥姜韭蔥,蒜瓠瓜藕,薤蓼筍蘿。布店之中多有綾羅綢緞,布絹絲麻,此處女子少有禁忌,便是那待字閨中的女子也得上街遊走,放眼望去,花紅柳綠,一派富足安逸之像。

見識了晉國的富足,莫問也見識了晉國人對道教的厭惡,二人走在街上,路人大多繞行,即便沒有避讓也多有冷眼,道教鼎盛之時多為貴族所喜,但此時即便是那些衣著奢華的貴人對二人也是不屑一顧甚至是嗤之以鼻,進城之後一個道人也未曾見過,反倒是見到了化緣的僧侶,這些僧侶皆為人所喜,不待開口便有佈施,這一情形令莫問大為疑惑,究竟是何種緣由令得晉人如此厭惡道門中人?

在城中買了乾糧之後二人匆匆離開,到得此時他方才想起一個細節,下山之ri百里狂風等人皆往東行,這表示眾人雖然都是漢人,卻只有他自己是晉國人。

數ri後,莫問終於見到了一箇中年道人,見到此人之後莫問立刻上前稽首相留,此人乃是晉國道人,必然知曉是何緣由令得晉人如此厭惡道門弟子

第五十八章 前因後果

“無量天尊,天樞子見過道友。”莫問追上了前面行走的道人稽首開口。此人身後背有桃木劍,左手拿著黃布包裹,右手提著一隻盛米的口袋,裡面有小半袋米糧。

“木青子回禮。”中年道人雙手不得空閒,只能點頭回禮。

“道友這是做醮歸來?”莫問問道。

木青子抬起左手看了一眼那盛有各種法器的黃布包裹,轉而出言笑答,“正是,小兄弟眼尖的緊哪。”

“貧道是自北方來到,在此處人生地陌,可否准許同行?”莫問再度稽首。

“三清座下皆是家人,同行有何不可,小兄弟要往何處去?”青木道人點頭過後邁步前行。

“南郡荊州。”莫問邁步與青木並肩,老五在後跟隨。

“荊州距離此處著實遙遠,小兄弟翻江過河去那遠處所為何事?”青木道人問道。

“受友人臨終之託,送他屍骨返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