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林卓的崛起現在已經是勢不可擋,但林卓主要勢力都在江南,並明確表示之後要到草原上去佔地盤,所以和其他大派沒有直接利害關係,不會有人去管他,反倒是不少人對其表示支援態度。
最關鍵的是十大門派彼此之間的問題,經過這次大戰之後,十大門派肯定要重新洗牌,甚至有可能會有一家被林卓的江南萬仙盟擠掉,依然有能力留在十家之內的也會產生名次變化。十大門派裡面,承天宗和萬壽宗肯定不會有人挑戰,但天雄門這次損失不小,天知道亢龍院那群和尚會不會就此發難,排名第五的九龍谷據說損失也不太大,這個時侯如果讓自己死傷太多的話,到了將來可有他們後悔的。
正是有鑑於此,關浩才向魔元君發出了和平的呼喚,而承天宗和天雄門關係一直不錯,林卓也因為與關應龍的交情,與天雄門保持親善,誰也不願意讓亢龍院或九龍谷爬到他們頭上來,所以一致同意了這項和平條款。
這項和平條款魔元君其實也是同意的,只不過卻有些抹不過面子,雖說現在情況非常不好,但三路大軍並沒有一家撤退的,他徒弟宗望已經在南方全軍覆沒,萬魔門已經丟過一次臉了,若是他在把西路軍撤了,將來回到北疆去名聲實在不太好聽。
思慮良久,魔元君決定再拼一次,他親自給關浩寫了回信,將自己種種為難之處詳細表達出來,希望關浩能夠表示理解。
這種事情關浩當然理解,如果換了他是魔元君,他也會這麼做的,他完全同意對方再和他大戰一場,之後作為力戰不敵的英雄人物體面撤退。
攻擊大西城的戰鬥在第二天展開,魔元君將不屬於他系統的人統統打發到了前線,給林卓的炮兵當靶子打,等人死得差不多了,魔元君作痛苦狀大聲長嘆,並打算親自上陣與關浩拼命,被手下拼死拉住之後大哭三聲,卻是迴天無力,無奈只得率部撤退。
大炎天聖三年八月初一,北疆西路軍敗退,魔元君率領三萬殘部撤回大焚山,天雄門收復了丟失的所有領土,順便還將雙方交界處的火雲門並了,實力也算得到一些恢復,只要沒有極其特殊情況發生的話,至少不會丟掉他們排名第三的位置了。
西路軍那邊氣氛也很和諧,對於自己的種種舉動,魔元君沒期盼能夠瞞住上層的元嬰修士,他也從來沒打算要瞞住他們,仗打成這樣大家都有責任,誰也說不著誰。他所在乎的是中下層修士的看法,而現在看來他做得很成功,儘管他的西路軍是最先敗退的,但人家魔元君卻是力戰不敵才撤退。而且他的對手中有最為兇悍的承天宗,輸了也不算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尤其他還把三萬多人給活著帶了回來,魔元君現在在中下層弟子當中,依然是響噹噹的英雄人物。
西路軍的敗退,極大的震撼了其餘兩路,誰都沒有想到素來智謀超群的魔元君竟然這樣就敗了,可仔細想了一想,又覺得事情也在情理之中,林卓能在南方消滅三萬骨馬騎兵,他手下那幾萬人的戰鬥力肯定不弱,再加上承天宗出動了三萬精銳人馬,由賀蘭吼這老狼妖親自帶隊,魔元君的敗退其實正常得很。
可魔元君的敗退引發了新的連鎖反應,此時安京城內外勢均力敵,在通臂火猿和龍巴音的帶領之下,儘管高明安聲勢赫人,但他們還能夠保持住一定程度上的均勢。可魔元君這麼一敗,他們立刻就感受到了壓力,因為除了天雄門要忙於戰後重建工作之外,林卓和承天宗共計九萬人同時東進,全部加入了安京城防禦系統。
不對,在高明安主導安京之後,他們應該叫做進攻系統,最近這些日子北江中路軍根本沒有過一次進攻,全都是在拼盡全力進行防禦,儘管整體實力還要稍弱,但安京城內的修士們一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似的猛攻,完全不在乎死傷,儘管高明安無法將死人救活,可這些活著的人卻敢於跟著他去玩命,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獨特的魅力。
當賀蘭吼和林卓帶領九萬人來到安京城之後,這種傾向變得更加明顯了,承天宗那些人原本就兇悍無比,見到自家老大之後更是爆發出了無以倫比的戰鬥力,初次接戰就給了北疆中路軍一個大嘴巴,一名元嬰修士當場被賀蘭吼咬死,另外一名則被林卓的炮隊打成重傷。若不是通臂火猿大發神威,以一人之力硬扛高明安,讓龍巴音居中指揮的話,損失說不定會更大。
不過中路軍終歸是家大業大,其實力甚至在東西兩路總合之上,眼前這些損失雖然不小,但也不至於傷筋動骨,大炎朝這邊雖然連續幾場打出了感覺,卻也沒有人敢於小看對方,各門各派甚至不敢在這個時侯儲存實力,眼下先將北疆趕跑才是正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