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忍不住道:“怎麼,不留下吃了飯再回去嗎?跑了這麼一天,你不累,也得心疼我孫子啊!像個什麼話,留下吃飯,聽我的!”
老太太頭一回留人,話說的乾巴巴的,要是擱在平時張文青肯定還有點感動,但是一想到她們心裡那點想法,就整個人忍不住反胃。她把手裡那杯熱茶原樣放下,站起來道:“不用了,我就是來看看您,過年了您打電話讓我們晚輩來,我不來也不好,也算是給您提前拜個早年了。沒什麼事的話,我就帶小安回去了。”
蘇老太太臉色都變了,嘴唇抖了幾下勉強把到了嘴邊的話壓下去,緩和了聲音道:“妯娌之間謙讓一些,大過年的你們這麼鬧讓外人瞧了笑話。”她只當張文青是因為做飯的事兒有些不服氣,因此衝著大伯母揮了揮手,道:“老大家的,今天你做飯,小安他媽一路上坐車也累了,該歇著了。”
張文青抿了抿唇,眼裡沒有一絲感動,往年她幹了那麼多活都沒得一個“好”字,今年頂嘴發了脾氣反倒成了老太太眼裡的好兒媳婦了?哦,對,如今她身上還多了40平米的房子,是比往常要金貴一些。
蘇老太太一直都向著大兒子,因為是長子,又是同她一起住在鄉下,老太太心裡清楚,知道大兒子將來是要給他們老兩口養老送終的,但是這次老太太心裡有著別的算盤,也不敢虧待了小二媳婦。她露出手指上的兩枚金戒指,坐在那動了動,道:“小安他媽,你過來,挨著我坐。”
那麼多人看著,張文青不好當場甩臉子,她往前走了一步,也想聽聽這位好婆婆要怎麼哄著她把房子讓出來。
蘇老太太拍了拍她的手,難得露了個笑臉,道:“這不孩子們都放寒假了,我也怪想那幾個大孫子的,尤其是你家的那幾個,咱們小辰和童童都長成大孩子了吧?我今兒特意讓人去接了他們來,一起到奶奶家過年啊”
張文青聽的臉色都變了,騰地站起來道:“您接他們來幹什麼?”
蘇老太太被她嚇了一跳,擰了眉頭道:“瞧你說的,我兒子養了他們這麼多年,倆小孩也姓蘇呢。怎麼,喊我一聲奶奶還虧著他們了?過年了,還不能來瞧瞧我這個當奶奶的了?”
張文青道:“他們跟著小安他姥爺在新橋鎮,不在學校,您別費那個工夫了,再說他們的戶口”
蘇老太太打斷她,道:“他們的戶口正是我要說的事兒,我聽說親家想要把小辰和童童的戶口挪到他那邊去?他想照顧孩子們是好意,但是兩個孩子都被你和元德養到這麼大了,那就算是咱們老蘇家的孩子,是咱們老蘇家的人!”
張文青差點笑出來,她閉了閉眼睛,好一會才睜開瞧著蘇老太太道:“媽,當初是您攔著不讓他們上咱們家的戶口本,最後兩個小孩上的是蘇元德他們單位的集體戶,這我沒說錯吧?怎麼這會兒又成了‘老蘇家的人’了?”
“我說是就是!我兒子養他們這麼大,供他們吃喝,供你和小安生活”蘇老太太臉色也不太好,臉上的肉抖了兩下,顯然是張文青這個態度氣的不輕,加重了語氣搬出萬年不變的那句話,輕蔑道:“沒我兒子,你能有今天?你能在市裡住上樓房,能吃香喝辣的享福?哼!”
張文青差點被氣笑了,她在市裡享福?她跟著蘇元德那可真是沒過上一天好日子,以前年紀輕輕被逼著來鄉下伺候公婆,去了市裡更是當牛做馬的賺錢養著老家這一大家子,這可真是託了蘇元德的“福”!
這麼多年一件件的事兒歷歷在目,張文青不說在座的心裡也都清楚,但是擺出的這個態度顯然是吃喝拿習慣了的,對張文青的委屈視而不見,反倒是一個個覺得老太太說的對,他們是仰仗了弟弟,而弟弟對他們這個家好,弟媳自然沒有反駁的權利。
張文青懶得跟這一家子無賴糾纏,起身拽住蘇子安的胳膊就要離開,剛走到門口就跟迎面進來的人差點撞到,抬頭去看,卻是蘇元德抱著個孩子進來了。蘇元德懷裡抱著的小姑娘正是蘇童,蘇辰緊跟在後面,正仰著小臉緊張的去看妹妹,等看見前面的大哥和媽媽的時候,男孩更是一步撲過來,埋在張文青懷裡喊了一聲“媽”。
蘇元德猛地看見蘇子安母子,也有些訕訕的,他放下懷裡哭著的蘇童,勉強笑了下道:“文青,我去把孩子接來了,咱們全家一起過個團圓年,啊。”
☆、29 招工名額
張文青又驚又怒;從蘇元德手裡接過蘇童;小姑娘大概是路上就嚇壞了,瞧見張文青哇地一聲就哭了;抽搭著也說不出什麼話。旁邊的蘇辰單手抱著張文青的胳膊;小臉被凍的發青;蘇子安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