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真是不容易。”我笑笑沒吭聲,要是心情好的時候一定笑笑他,說他那筆狗爬字我當然認得,想看他臉垮下來的樣子,現在已經沒那份心情了。
正文 226
經御碑亭進內就到了煙雨樓的正樓。樓共兩層,重簷畫棟,朱柱明窗,在綠樹掩映下,更顯雄偉壯觀。樓上樓下有迴廊環通,站在樓上憑欄遠眺,田園湖光盡收眼底,美不勝收。將我這些天埋在心頭的陰藹稍稍吹淡些。煙雨樓前面是開闊的平臺,有兩棵古銀杏樹參天挺立。臺外欄杆下有“釣鰲磯”刻石。在煙雨樓背後,假山巧峙,花木扶疏。假山的西北,亭閣錯落排列,很有立體感,回顧曲徑相連,玲瓏精緻,各具情趣。不但景色美,乾隆很喜歡古人的碑文,刻石,他帶我們來到寶梅亭,寶梅亭內陳列有元吳鎮風竹刻石,清彭玉麟梅花碑。亭外堤岸,垂柳翠竹掩映朱增,牆上砌明代書畫家董其昌所書“魚樂國”碑,他逐一察看,有時他還蹲下身,以指代筆,在石刻上描摹。此外,南宋嶽坷的“洗鶴盆”,及從古北口運來的矽化木等,我敲敲矽化木,乾隆正臨完蘇軾所書“馬券”帖石刻,直起身看見我敲化木,笑著問我:“這會兒看著像不像爛木頭?比御花園裡那塊爛木頭哪個好?”我說:“朽木不可雕也,周郎配諸葛不相上下。”
出了鑑亭是一紫藤架,枝幹虯曲,綠蔭覆地,要是在此間結一鞦韆,枝藤掩映間,蕩起鞦韆來一定很愜意。由此處出園側門走下石階,石階並不算陡,直至長堤的西部。河堤外有一水泥船塢。循堤左行,有荷花池,此時荷花並未開放,在池與湖相連處,是一座小橋,上面刻著萬福橋三個字,我走過去,對著橋倒了個萬福。乾隆站在橋上,提筆做了一首詩,乾隆出行有個習慣,總有太監隨時給他備著筆墨紙硯,以防他隨處做詩,見乾隆龍飛鳳舞寫道‘花盛原因開以遲,樓陰一片綺紈披。屈為信理固宜是,淡弗華高乃在茲。鹿苑不妨恣遊奕,鴛湖豈必較參差。設如座喻對君子,香樹依稀與論詩。’
第一百零三章皇后病重
遊罷煙雨樓,乾隆遊興未盡,命太監帶著永琰先回行宮,他轉道南湖領我去看龍舟竟渡,也就是賽龍舟。“鴛鴦湖畔垂楊縷,煙雨樓上觀競渡。”嘉興的百姓每年都要舉行一次龍舟竟渡,先抬著龍頭祭過廟後,方掛燈下水,每條船上都有二十幾條壯漢,一律的赤膊上陣,辮子圍在脖子上,待一聲炮響後,群龍飛馳,百舸爭流,舟中搭起綵棚,前後彩旗飄舞、鑼鼓喧天,震耳欲聾,每隻船的船頭上還有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倒立著,隨著船而顛簸,看上去十分兇險。
第一次看龍舟,聽著鑼鼓聲,心也跟著嘭嘭直跳,一會兒替這隻船鼓勁,一會兒又替那條船加油,船行一半我的嗓子都要喊啞了,乾隆故意擋在我身前,我幾次從他身後閃出,都被他重新擋住,我問他怎麼帶我來,又不讓我看,他笑著說:“男人們沒穿衣服,本就有傷風化,再說你一個女人,盯著人家男子光身子,豈不是讓人留下話柄。”要不是我臉皮夠厚,一定跳進南湖裡,省得聽他嘮叨。
四月二十日乾隆帶著南巡的隊伍回到京城,第二日早朝,乾隆以那拉氏有病為由要廢除皇后,刑部侍郎阿永阿覺羅上疏進諫,立承廢后的憋端,被乾隆一氣之下,召九卿議罪。罰戌黑龍江。而皇后那拉氏雖未被廢除,乾隆將她的受封四份金冊及印綬繳回,將她幽居鍾粹宮,每日所用膳食柴炭分例俱照撥用分例不多一分一毫,宮女兩名,侍膳太監二名,廚師一名,其餘太監兩名,皇后現在的位份連嬪都不如。
皇后繳回金冊後,乾隆晉我為皇貴妃,由我攝後宮事,我知道那拉氏自進宮來在宮中位份及尊,難免對下人苛刻,為防有小人乘機抱復,我曾曉諭眾妃嬪及宮女太監,皇后雖然繳回金冊,封號並未廢除,如果有人膽敢以小犯上,定重重製裁。仍叫內府務總管照妃例供應一切用度,不夠處由我份下出,乾隆勸了我幾次,見我依然我行我素,也就依了我。
我對那拉氏有三分同情七分敬佩,敬佩她是一位有個性有主見的剛烈女子,敢以弱勢之軀對乾隆說不,算得上女中豪傑。
對乾隆來說,給那拉氏一個皇后封號就是對她最大的恩賞,當我問乾隆與群臣議那拉氏病時,為何病,乾隆順口來了一句跡類瘋迷,竟令我啼笑皆非。
乾隆在諸皇子中最喜歡五阿哥永琪,五阿哥不僅通曉四書五經,論語等八股文章,而且武技頗精,工書善畫,會滿語、漢語、蒙古語,熟諳天文,地理,歷算,而且恪守孝道。雖從小養在我宮裡,我並沒在他身上投注太多的感情,因為我知道他的結局,怕與他感情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