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阿拉伯人佔領了波斯,像吐火羅那樣的小國,只怕會立刻倒戈向阿拉伯人,那我們的日子可就要不安穩了。”
楊堅點點頭,“那你的意思是,幫助波斯?”
“臣弟正是此意。”
“從長安到波斯路途遙遠,而且我們對那裡可以說是完全陌生,貿然出兵的話三郎,這件事暫且放一邊,朕立刻派人前往波斯打探情況,如果真的像你所說的那麼嚴重,我們就只有出兵這一條路了。”
楊堅說到這裡,突然笑了起來,“有道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三郎這幾年好生逍遙,朕很羨慕啊。朕如今成了皇上,卻沒了以前的自由。整日為各種事務操心,連出去走走的時間都沒有,真是可嘆。”
楊林笑道:“皇兄這話裡好像有話啊。”
“朕過的不自由啊!”
“哦,此話怎講?皇兄乃萬民之主,天下主宰,有什麼不自由?”
“還不是”楊堅說到一半,又把話嚥了回去,走到門外看了看四周無人,低聲對楊林說:“三郎,你也知道皇后的性子。前些日子高穎說皇宮內宮女太少,要為朕選秀宮女,結果卻被皇后給臭罵一頓,逼著朕撤了高穎的宰相職務。朕好說歹說,才讓她罷休啊。”
楊林素來知道,獨孤的性格善妒。可他卻沒有想到,已經到了這地步,她甚至干涉起朝政了。
他輕聲道:“哥,你可是皇上啊!”
楊堅身子一顫,“算了,朕欠她太多,就當還債吧。好了好了,這件事就不要再說了。朕今天讓你來,是還有一件事情要和你商量。前些日子,鄭國公,也就是中書令邱瑞邱大人說,想要為三郎介紹一門婚事。”
楊林不由得一怔。
今天剛知道邱瑞這麼一個人的存在,沒想到又在皇宮裡聽到這個訊息。
楊堅說:“鄭國公做媒,想要把唐國公李淵的姑姑說與三郎。聽說對方的年紀和三郎你差不多,最重要的是輩分相合,門當戶對。那女子叫李馨,是老唐國公李虎的侄女,文武雙全,可是了不得的巾幗英雄。”
楊林的眉頭皺了起來,沒想到居然是這件事。
他想了想:“皇兄,你知我心中除秀秀再難容下別的女子,此事不要再提。”
楊堅說:“三郎,若是秀秀還在,朕自然會成全你們二人的好事。可現在,秀秀已經”
楊林打斷了楊堅的話,“皇兄,臣弟之心絕無更改。更何況我沒有看到秀秀的屍體,絕不相信她已經臣弟一定會等下去,不見秀秀,誓不成家。”
“可秀秀真的已經不在了啊!”楊堅說:“若你一直見不到秀秀,難道就孤獨終老此生嗎?”
楊林面頰抽搐一下,點頭說:“不見秀秀,臣弟甘願終老此生。”
“可是”
“皇兄,這件事就到這裡吧,請皇兄轉告鄭國公,就說鄭國公的好意楊林心領了,李家女子,非楊林可匹配,請她另擇他人。臣弟這就告退了。”
楊林躬身行禮,走出了書房。
看著他的背影,楊堅的眼中卻流露出一種如釋重負的神情。他搖搖頭,從桌子上取出一張絹帛,沉吟了片刻後,提筆在上面寫下了“靠山王楊林”五個字。
回到靠山王府後,楊林徑自前往林秀樓,找來了藍蘭。
他把楊堅和他說過的話,詳細地對藍蘭重複了一遍後,問道:“藍蘭,你說說看,皇兄是什麼意思?”
藍蘭想了想,“這,我說不準。不過我有種感覺,你哥哥說這些,是別有用心。”
“此話怎講?”
“我記得秀秀曾經說過,如果說你哥最擔心的,有兩件事。第一就是你你現在可以甘心為臣子,可是將來你哥不在了,誰還能鎮住你?
“朝中大臣,特別是幾大國公和手握兵權的將領都對你很服氣,如果你要坐龍椅,你哥的那幾個孩子,只怕沒有一個人能爭得過你,這下場”
楊林點點頭,“我也聽秀秀說過這件事,那第二個呢?”
“士族門閥!”
藍蘭說:“楊家雖也是門閥大族,可比起朝中其它門閥,就寒酸了很多。特別是太原李閥,在隴右門閥中舉足輕重。你哥登基之後,把李淵從太原召回來,說是要委以重任,可實際的原因,只怕李淵也清楚。”
楊林說:“其實我也很擔心太原李閥,特別是他們身後還有神策。”
“李淵之所以能活到現在,是因為他和你家有姻親關係。我猜想,李淵也知道你哥對他的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