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發覺了一件怪事。
原來,那暴雨如盆傾注,雖然馬頭馬尾,已經全溼透了,但自己身上卻是滴雨未沾。
他初時甚感驚異,繼而一想,不由猛拍一下後腦勺,道:
“唉!我怎的這麼糊塗,竟忘了囊中的龍珠,具有分水的功效啊!”
說完,心想:“現在既不虞雨水沾身,何不趕上一程,到丹陽投店。”
心念及此,立即一帶韁繩,放緩馬速,撥轉馬頭正欲返回官道時,驀聞山上傳來一陣打鬥怒叱聲。
柳一鳴聞聲,不由訝異的暗忖道:
“這會是什麼人呢?有何不解之仇。竟然會不畏風雨,在大風雨中搏鬥呢?”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油然生起了一探究竟的念頭來。
柳一鳴悄悄下馬,在烏錐馬的耳旁低聲了幾句後,立即一展身形,施展“大挪移遁法”,一飛沖天,往山上飛去。
茅山高五百二十公尺,屬於江蘇省句容縣,但卻伸展到涑陽、涑水、丹陽和句容四縣的地方。
它在句容縣南,形狀像句字三曲,所以又叫“句曲山”,句容縣就是因此得名。
茅山有三座峰,正中間的叫大茅峰,另兩峰,一叫中茅山,一叫小茅山,所以茅山又叫“三茅山”。
茅山是道教的聖地,每年三月十八日、十二月二日,茅山特別的熱鬧,各地方的人都會前來進香。
柳一鳴一到山頂,隨即隱身在枝葉之間,放眼望去。
只見山頂上有一座道觀,那道觀建築得十分宏偉,佔地極廣,佔住了整個山頭。
觀門前大理白石,雕了一座丈八牌坊,上面刻有四個金漆的斗大草篆“華陽道觀”。
牌坊下,有一塊八丈方圓的廣場,場中碧草如茵,此時廣場中,正有三名青衣道人,手持七星劍,圍攻著一名手持金戈的白衣少年。
那手持金戈的白衣少年,正是在太平鎮上,柳一鳴極欲結交的杜君平。
金戈杜君平不愧是泰山派掌門的首座弟子,一身功夫果然十分了得,展開“金戈十二式”,在三名道人的三才劍陣中,依然不斷的搶攻著。
雙方似乎有什麼深仇大恨,個個出招狠毒,恨不得一劍一戈,將對方擊斃。
只見得隱身在枝葉間的柳一鳴,直皺眉頭,心中對四人忘死的惡鬥打法,頗不以為然。
但是,一來雙方似乎功力悉敵,一時難分高下,二來,他並不清楚雙方結仇的經過,不便冒然出面。
因此,他在樹上靜觀其變,等候廣場戰鬥的變化,同時借這個機會,吸收雙方武功的長處。
正當他心神領會之際,道觀中倏然傳出一聲清嘯,嘯聲高亢入雲,震耳欲聾。
柳一鳴聞聲,不由暗忖道:
“這人好深厚的內功!”
心念畢,只見那道觀中,隨著嘯聲縱出一道人影。
聲落人現,廣場中頓時多了一個年約五旬面目清瘦的道人。
那道人身穿黃色道袍,頭戴通天冠,頷下黑髯及胸,雙目射出懾人寒光,神色冷傲異常,一見即知,必是個心高氣做,功力高絕的厲害人物。
那黃袍道人靜立在旁註視了一會兒,才出聲喝道:
“通通給我住手!”
喝聲雖然不大,但聽在酣鬥中四人的耳裡,不啻是一聲焦雷,震耳驚心。
杜君平聞聲,臉色微變,手中金戈一緩,另外三名青袍道人,“刷、刷、刷”三聲,暴退一丈開外。
三人隨即向黃袍道人,無言的稽首一禮後,“嗆!”的一聲,三支長劍同時入鞘,並排站向那黃袍道人的身後。
黃袍道人神態冷傲,滿面不屑之色,冷眼打量了杜君平一眼後,隨即揹負雙手即仰面望天,冷哼一聲的問道:
“你這娃兒,叫什麼名字?看你的招式,分明是泰山鐵劍老道一脈,為何無端的跑到我華陽道觀撒野?快快從實道來!”
話一說完,只見杜君平雙眉一挑,星目煞氣一間即逝,似乎有所顧忌,但仍大刺刺地道:
“少爺正是泰山鐵劍真人門下首徒金戈杜君平,老道何人?”
話聲一落,黃袍道人倏的仰天長笑,聲似裂帛,久久不絕。
道人身後的三位青袍道人,似乎受不了他那聲刺耳的笑聲,一個個皺眉疾退。
柳一鳴隱身的大樹,距離場中約有六丈,但因他已將“萬化神功”練至化境,所以並沒有什麼感覺。
但那金戈杜君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