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孝順,再求求你們父親,放我出來罷,我實在受不了了。”
又過了幾日,童老虎架不住一雙女兒日夜嚎哭,終於放出了童羅氏。
這一日已經是四月底了。
回頭卻說歸縣,馬總領派遣一百兵士將歸縣官倉團團圍住,先衙內縣丞府邸也是兵丁密集,水洩不通。
馬總領卻是日日帶著羅道德四處求醫問診,卻是所有大夫束手無策。一日,馬總領帶兵水上操練,忽然命人將羅道德擰來,船隻江心,一腳將他踢下水去。
羅道德不會水性,再也無法裝瘋,胡亂噗通,大喊救命。
馬總領會治瘋病之事,一時間傳遍歸縣城鄉。
再說童如山,因為搬掉了羅道德,衙門所有跟羅道德有關之人都悉數被拘押看管起來,童如山吩咐族弟童如松寫了告示張貼在衙門口,公開招聘三班衙役衙役捕快。衙門所有人等一律大換血,懷瑜出了個主意,把衙門招聘新人,出了輪班站堂之外,其餘時間統統跟著五寶四人練習拳腳功夫,當然,五寶四人每月出了生活費用,另外每人二兩銀子辛苦費。
童如山幾次想請馬大人聚餐,以示感謝,馬大人都以公務繁忙推辭了。
懷瑜曾經聽說過,這個馬大人為人甚是正派,一板一眼都按照規矩禮儀,家裡除了聽從父母夫人,其餘人等一概按規矩辦事,就是皇帝老子發話,他也敢反駁,否則,他應該在京都混的風生水起了。
如今對自家公事公辦也在情理之中了。
這是懷瑜猜測,實則馬大人心情大有不同,雖然兒子馬驍一再強調他如何自願,但是馬大人對於兒子因此涉險心生不悅。
馬大人曾經主意看過懷瑜樣貌,只覺得稚嫩青澀,頂多算是眉清目秀罷了。跟妖媚狐媚不沾邊,但是他卻知道自己兒子就是因為這個稚□孩才以身犯險,並非他所說什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明知其是自己兒子心甘自願供人家馳驅。馬大人就是不願意跟童家父女走得近乎。今日兒子有自己殿後可以拿得住羅道德這個無名之輩,他日遇見皇親豪強呢?
雖然許夫人說兒子說個言聽計從媳婦正好,這樣媳婦可以管得住他,免得他在外面犯錯糊塗。
馬大人卻不這樣認為,他以為男人是天,應該頂天立地,當家作主。雖然他自己並不能當家作主,一切但憑夫人做主,並不影響他這樣要求兒子。因為,在馬子青馬大人眼裡,憑是世上女子,誰能比得過他的夫人楚楚兒聰明賢惠呢!
回頭卻說童如山,馬大人一心一意訓練兵勇,等候聖旨時節,他卻沒有閒著,正在放開手腳推行他的牧民之策。
因為羅道德忽然倒臺,歸縣士紳忽然對童如山之前提議熱心起來,一個個出謀劃策,捐錢捐物,羅道德倒臺不過五日,衙門已經收到錢財共計三千多兩。童如山對收到錢財賬目公開,有衙門主簿管理,讓士紳派人監督使用。
隨即,童如山再次貼出告示,今年修堤壩可以以工抵債,每人每日工錢五文,由衙門派出衙役與當地里正地保共同監督管理,等級賬目,等堤壩修復成功,一次結算。
此令一出,個村鎮都行動起來,有錢請工代理,無錢自己動手。這些民間交易不在官府管轄,童如山只管堤壩修好驗收。
五月初,上京欽差大人帶著聖旨到了,欽差大人不是別人,正是調任翰林院侍講學士,曾經的宜城府同知許大人。
許大人當場宣讀聖旨,羅道德罪犯欺君,禍及全家,著令家產家產抄沒,膝蓋以上男丁發配邊關為奴,女眷官賣為奴,以為抵債。首犯羅道德,罪大惡極,審驗定罪,就地正法。
聖旨一出,羅家上下鬼哭狼嚎。
羅道德癱倒在地,旋即哭嚎喊冤,即刻攀出了前任歸縣縣令林大人,並交代出,自己從六年前已經開始了春上私賣戰備糧,秋下收刮補足的偷樑換柱之法。
因為羅道德交代,一下子把歸縣前兩任縣令網羅在內。這一下子可是茲事體大,許大人不敢擅專,只得再次八百里加急急送奏摺進京。
歸縣所有人等再一次陷入等待焦慮之中。
童如山會試是許大人閱卷取中,已經正經拜了恩師。
這一次,馬大人因為許大人這位童如山的老師居中周旋,跟童家關係有所改善,他在許大人敦促下,不僅接受了童如山率領歸縣父老對他清除蟊賊,肅清地方而擺下感謝酒宴,還出席了童如山為了感激之情擺下家宴。
雖然馬大人沒有一日許大人一般讚揚懷瑜膽大心細,從蛛絲馬跡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