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尚書的他在六部中,可是僅次於禮部尚書王佑的存在,因為在大燕,吏部是六部之首,權力最大,然後就是他的戶部掌管錢財,權力僅次於吏部,本來兵部的權力也很大,可因為有了樞密院跟並不分權,兵部的權力就小了很多,刑部也是一樣,因為有了大理寺跟他們分權,他們的兵力也比吏部和戶部小很多。
“唐尚書說的很對,老夫也是這麼認為,跟九皇子交易,我們是去的要比得到的多。”範驊也出口說道,“不過這次陛下將兩位皇子召回京城,又讓殿下跟其他三位皇子一同處理政務,這就等於讓我們四方各自為政,相互掣肘,確實不失為一條妙計啊!”
“這樣既能阻止皇后一系的獨大,防止外戚專權,還能阻止八皇子姬虔一人監國,貽誤朝政的處境。”範驊對燕帝的做法身為贊同,很是佩服的說道。
“恩,既然你們這麼說,老夫也沒什麼意見。”裴文矩說道,“之前我們因為沒有軍方的支援,老臣還想到時候將自己手中的權力再放一點交給他們三家,不過現在有了北遼大都督府的支援之後看來老臣是不需要這麼做了。”
“不過殿下也不能大意,三皇子還好說,強於兵事而弱於政務,再有李牧之掣肘他,對我們的威脅不大,可是二皇子姬平不簡單,不是八皇子姬虔能比,是真正的梟雄,現在又有薛舉和西州都督做倚仗,他才是我們在今後三年內的大敵。”裴文矩說道。
“恩,這點請丞相放心,本王曉得!”姬文說道,“不過也不用太謹慎,現在我們有北遼大都督府支援,還有丞相你在朝堂運籌帷幄,我在國子深受士子們的敬重,在士林中的聲譽很高,我們在各方面不差於二哥和八弟,這個時候也不能太低調了。”
“對,陛下讓四位皇子監國,就是想考察你們的處政能力,再從你們之中選出一個地才兼備之人入住東宮,這時候我們確實不能再低調了!”丞相裴文矩也贊同的點頭說道。
同樣在姬虔的平南王府中,早有姬虔的一杆心腹黨羽在商量著今後怎麼應對其餘三位皇子跟他們分權。這些人中除了太師、工部尚書崔景升外,還有樞密院樞密使李牧之、太傅汪師韓、都察院右都御使查慎行、驍騎衛副將崔放等,文武方面都是人才濟濟。
“對於陛下對九皇子的處罰,諸位怎麼看?”崔景升開口說道,有崔景升的場合姬虔一般都不說話,只需要聽著就行,這就是崔景升的強勢,就是姬虔這樣的兇悍之人同樣不敢忤逆了他的意思。
“看似不重,實則已經是到了傷筋動骨的地步,今後對我們已經造不成威脅了!”李牧之緩緩說道。
“樞密使的意思是?”查慎行問道。
“九皇子倚仗的無非就是北遼大都督府的四十萬精兵而已,可是現在他被囚禁在王府不能離開半步,陛下又將政務交給了四位殿下處理,而老夫又掌管樞密院,只要我們跟柳平原聯合,以兵部和樞密院的名義下令,將北遼大都督府裁撤士卒,將北遼大都督府的大軍人數消減到十萬至十五萬之間,再派人用三年的時間滲透當北遼大都督府,只要能控制其中一半的人馬,你們說到時候就是九皇子解除了幽禁出來了,他還能有什麼倚仗呢?”李牧之說道。
“樞密使的建議不錯,不過九皇子除了北遼大都督府外,還有北戎總督府的支援,我們不止是要將目光放在北遼大都督府吧?”崔放說道。
“你說的不錯,九皇子確實還有北戎總督府的十多萬兵馬,可是我們一開始就要裁撤兩府的大軍,這動靜有點太,顯然會遭到兩府士卒的反彈,這樣到時候妥協的就只有我們,因此我們要徐徐圖之,第一步是解決對我們威脅最大的北遼大都督府,只要解決了這支威脅,我們控制了雁門關,就是北戎總督府有什麼異動,他們入不了關,又能奈我們如何啊?到時候等我們掌控了北遼大都督府,再裁撤北戎總督府不是更好嗎?”李牧之說道。
“恩!”崔景升微微點頭,很贊同李牧之的建議,他也覺得對付這兩府就得徐徐圖之,而不能急功好利,不然肯定會適得其反,之前燕帝的處置就是一個好列子。
“現在姬輕塵已經不是我們最大的威脅了,我們最大的威脅該是二皇子和四皇子才會。”崔景升繼續說道,“二皇子有薛舉的西州都督府,又有王佑父子等一干朝臣的支援,他要是回君臨參與政務,勢必將會成為我們的大敵,因為王佑把持了人事任免權,而王文誥又在大理寺把持了邢獄大權,對於這兩人我們不能不防啊!當然,四皇子姬文我們也不能不警惕,他雖然弱於軍政方面,可是裴文矩身居丞相之位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