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李將軍也知道這是君臨城啊!”姬平冷冷的說道,“可知道這是誰的君臨城嗎?”
見李牧之正要回答他,城下的姬文繼續說道,“以前是大燕的君臨城,是我們姬氏的君臨城,是七大世家的君臨城,可現在城了崔皇后一個人的君臨城,成了崔氏的君臨城?”
騎在馬上的姬平說完,見白晉神色變了一下,他將向白晉質問道,“難道本王說的不對嗎?晉侯?父皇剛剛駕崩,屍骨未寒,崔皇后和崔太師就獨斷乾坤,破壞了四王議政,讓四王議政名存實亡,現在又大肆分封諸王,讓諸王就藩王,他們想幹什麼?晉侯你別說自己不知道。”
被姬平吼斥自己,白晉的臉色有點微變。他在軍方的威信很高,同樣在朝堂的威信很高,大家都對他恭敬有加,可這不代表貴為親王的姬平和姬文等人也對白晉恭敬有加,這得分時候,像現在白晉站在崔皇后和崔景升一方,這份尊敬他就得不到。
“說吧!你們想要什麼。”白晉開口說道,話語很簡單,意思很明白。
“這裡你能做主嗎?”姬弘昌問道,“晉侯要是能做主,我們可以談,可以交涉,要是做不了主,就請晉侯下令,我們沙場再見!”
軍旅出身的姬弘昌說話就的霸氣,根本就不怵白晉,他這句說完,彎弓搭箭,就向君臨城頭射了一箭,就見羽箭破空而出,劃過天際,射斷了城樓上的一杆大旗。
大旗斷裂,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栽下了城頭。
這面大旗上的字很清楚的落在了城下眾人的眼前,是一個大大的“虔”字,是姬虔的戰旗。
“你不配這面大旗!”姬弘昌冷冷吼道。
這一刻,君臨城樓上的守衛被震住了,同樣城下的騎兵也愣住,他們沒有想到姬弘昌說射就射,一箭就給了大燕軍方第一和第二號人物白晉及李牧之一個下馬威。
而面對姬弘昌的挑釁,李牧之臉色古井不波,他經歷過這類事情太多,根本不將姬弘昌的挑釁放在心上。至於白晉,看到這凜冽的一箭時,他的眼中露出了不容別人察覺的欣慰之色。他為大燕能有姬弘昌這樣鐵骨錚錚的皇族子弟而欣慰,能為燕帝有這樣的兒子而欣慰,因為姬弘昌的表現至少說明,不管大燕處於什麼樣的危機中,總會有皇族子弟敢站出來挺身而出,敢於跟強權作對。
“寧王殿下,不要恐嚇老夫,老夫什麼樣的大戰沒經歷過,還會怕眼前這區區十六萬大軍嗎?”白晉淡淡的說道,“乾脆點,說說你們的條件吧?”
白晉就是這樣,話不多,一句話就能點名主題。
“讓我們的大軍進入城接管君臨城防,恢復四王議政,崔皇后不能再幹涉朝政,至於立誰為新君,待到我們皇族子弟和眾位大臣共同商議再決定。”姬文淡淡的說道。
這是他們之前就確定下的策略,就是要讓大軍入城,不用再受到崔皇后和崔景升的威脅,逼迫崔皇后不再參政。讓朝政恢復到燕帝剛病危時下令四王議政時期。
然而姬文的條件白晉是不會答應的。
因為崔景升的底線是讓三王各自帶領一萬兵馬入城,只是為了他們各自的安全得以保障而已,至於參政,至於讓崔皇后不再參政,這是不可能的,沒了崔皇后,就一個崔景升怎麼跟裴文華和幾大尚書鬥?怎麼能讓姬虔登基稱帝?
“這條件太過苛刻,老夫是不會答應你們的。”白晉斷然決絕道,“老夫只能答應你們各自帶領一萬大軍入城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這麼說,晉侯是想跟我們一戰了?”姬弘昌冷冷的說道,他一臉色殺氣,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將手放在了腰間的佩刀上。
之前即便有了姬文十萬鐵騎姬平和姬弘昌還不敢這麼囂張,可就在剛才他們見識到了姬文這十萬鐵騎的戰鬥力,絕對是強悍的存在,再加上他們六萬精騎,十六萬人馬對上君臨城的三十萬大軍也不怵,因為這三十萬大軍不全是騎兵,還有部分兵卒,戰鬥力很差。
因此姬弘昌才敢這麼霸氣。
既然已經跟你崔皇后和崔景升、姬虔撕破了臉,一戰又能如何?
白晉也不想跟三王的軍隊一戰,不是說他打不贏你個三王十六萬精騎,而是即便贏了三王,他們一方的損失也不會小,而且三王中姬平和姬弘昌的大軍還在路上,正往君臨城急行軍呢?到時候自己損失慘重,再在這兩支大軍達到君臨城時,城防就岌岌可危了。
因此對於姬弘昌的話他沒有理會,而是深深吸了一口氣,將目光移向了李牧之,李牧之明白白晉的意思,對一旁的姬虔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