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方案開始仔細閱讀,發現上面的內容寫的很詳細,主要是圍繞著學校和科舉如何培養、選拔人材的問題為主,分別提出了“教,養,取,任”的造就人才的四項綱領:
“教”是培養人才。要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學校系統,要使“朝廷禮樂刑政之事,皆在於學。”這樣才能培養出“可以為天下國家之用”的人才。
“養”是給人才以合理待遇。即“饒之以財,約之以禮,裁之以法”。要保證人才有充足的物質待遇,同時以制度和道德規範來約束他們,對違反者以法制裁。
“取”是選拔人才。要透過自下而上的推薦、選拔,經嚴格考核,“然後隨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使之”。
“任”是任用人才。要根據人的專長任以適當職務,並“使之得行其意”,充分施展個人才幹。只要勝任,就應保持穩定,不要頻繁調動;如不稱職,就應堅決罷免。
看完這四條的內容,就是姬輕塵再淡定,可依然還是心驚肉跳不已。因為他非常清楚,要是改革真的能夠成功的話,上面的四條施行勢必會一舉打破數百年來由世家大族壟斷人才,壟斷朝堂官員的局面。
這是一個很膽大,又具有挑戰性的改革方案!
深深吸了一口氣,他繼續往下看章程上的內容,下面的內容是葉青枝和姬文提出的興學的具體辦法:第一,改革國子監體制。
就是在國子監實施三舍法,將國子監的生員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個等級,生員依學業程度,透過考核,依次升舍。
初入學為外舍生,原無限定名額,相當於預科生或旁聽生。外舍升內舍,內舍升上舍,上舍生定員100人。
平時有品行和學業的考察記錄,每月由任課教授舉行“私試”,每年由國子監舉行“公試”,外舍生考試和平時行藝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內舍。
內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