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聲回答道。
“只需二十萬就能阻止北戎南下?”僥是燕帝表現的足夠淡定,可是聽到姬輕塵的回答,他還是有點驚訝的問道。
“是!”姬輕塵回答道,又為自己讓燕帝不可思議的回答解釋道,“父皇,雁門關一戰敗北,非大燕兵戈不利,乃將領不和所致。現在北戎大軍囤兵曹州城下,想借雁門一戰的之氣勢,破曹州而兵鋒南下。大燕想要阻敵,必先一戰,破敵人士氣,聚自己軍心。方才能穩定曹州戰局,再徐徐圖之。”
燕帝微微點頭,他對姬輕塵的解釋很滿意,因為姬輕塵的回答正是他心中所想。
“那以為看,想要阻止北戎南下,需要多久?想要收復雁門關,需要多久?”燕帝繼續問答。
“想要徹地的遏制北戎二十萬鐵騎南下的兵鋒,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想要徹底收復雁門關,兒臣以為至少需要四年時間。”姬輕塵不敢託大,只能保守的說出一個年限。
二十萬大軍,需要一年時間才能阻止北戎南下!三十萬大軍,需要四年時間才能收復雁門關!這個回答看似保守,可放到樞密院兩大佬的面前,兩人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即便他們兩人是大燕軍方的第一和第二人,他們也覺得面對二十萬北戎鐵騎,他們做不到這樣。
不過燕帝很滿意姬輕塵的回答,因為姬輕塵的回答正符合他心中所想,他的底線就是一年阻止北戎南下,四到五年之內收復雁門關失地。畢竟三十萬大軍四年的錢糧花費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時間再長大燕的財政肯定承受不了。當然以前不是沒有過征伐三十萬大軍攻打離國的情況,可時間也只是半年而已,不像現在一戰就是四年。
“你為何這麼辦有信心?”燕帝繼續問道,他的聲音空曠而又深邃,似乎要透出大殿衝出皇城一般。
“巍巍大燕,永世不倒!血流不盡,死戰不休!”姬輕塵朗聲吼道,“大燕兒郎身體裡流著祖先死戰到底的青銅一樣的血,大燕不倒,鐵劍依然在!”
他的聲音不高,可鏗鏘有力,又同樣的深邃,給了大殿上群臣難以明言的豪邁和對他的充分信任。
“好!好!好——!”燕帝猛然起身,大聲說了三個好字,用凜冽的充滿霸氣的目光環視了大殿上的群臣一眼,才緩緩坐到龍椅上。微微沉吟了一下,他就像大殿下面的起草詔書的中書舍人王曾說道,“王曾擬旨——”
王曾立即出列,大殿一旁的內侍立即將早已準備好的筆墨紙硯和案几放在王曾面前,王曾跪在案几前,就聽見燕帝說道,“第一道聖旨,裁撤大燕寧州、遼州、夷州行軍大營,以新設都督府取而代之。設立西州都督府,都督府掌西州、西寧州軍務;設立寧州都督府,都督府掌寧州、宿州、汾州軍務;設立南夷都督府,都督府掌夷族、潞州軍務;設立北遼大都督府,都督府掌營州、遼州、雲州和商州軍務。”
“第二道聖旨——”燕帝沉吟了一下,繼續說道,“晉封姬虔為平南王,實授南夷都督府正三品都督一職,改夷州行軍行轅總管為南夷都督府副都督,協助姬虔整頓夷州行營大軍。實授姬弘昌為寧州都督府正三品都督,改寧州行軍行轅總管柳東樓為副都督,協助姬弘昌防禦西北離國的進犯。實授姬文為西州都督府正三品都督,立刻組建西州都督府,以防西蜀叛亂。晉封姬文為國子監司業,協同國子監、禮部共同主持院試科舉。”
“兒臣領旨!”二皇子姬平、三皇子姬弘昌、四皇子姬文和八皇子姬虔立即出列道。
燕帝的授權讓他們欣喜不已,因為這可是實打實的正三品掌權都督啊,不是平常賞賜的只有品級沒有實權的散官。然而這裡面最高興的是姬平,他一個不怎麼受燕帝待見,或者沒有像皇后和四大貴妃顯貴母親的皇子,今天突然獲得了同皇后和四大貴妃所生的皇子一樣待遇,這怎麼能不讓他高興呢?
不過這裡面還是有一些區別,就是像寧州和夷州有現成的精銳大軍,只要三皇子姬弘昌和八皇子姬虔上任之後花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能掌握這支大軍,就能做到名副其實的正三品掌權都督。而他的西州都督府是新建,兵源和將領還需要兵部調撥,大軍還需要訓練,將領還需甄選,短時間內都督府的大軍形成不了戰鬥力,這在當下大燕正準備跟北戎開啟大戰的情況下對他非常不利,保不準西蜀突然出兵西州或者西寧州呢。然而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個機會,現在不把握的話,今後不會再有這樣的好機會。所以即便知道存在危險姬平也欣然接受了。
大燕諸位皇子中最為優秀的四人都得到了封賞,一下子成了實權派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