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保安發牢騷道。
言者無心,聽著有意,這個保安無意識地一句話。卻讓我面色大變。
香港出現第四條院線。原來應該是1988年的事情。
那一年,原是雷覺坤金公主院線合夥人身份地陳榮美、馮秉仲,眼見港片市道正旺(外埠票房遠遠超過香港本土收益),東南亞、臺灣、韓國等地都願意投資港片賺取更大利潤。但因當時三大院線主宰香港電影業,外資雖然偶爾也能投拍港片,卻無法獲得院線黃金檔期及當紅影星主演。
有鑑於此,陳、馮二人決定另組獨立於三大院線之外的新寶,專門充當外資和本港獨立製片公司地“中介人”。大家合夥開戲,拍出來地電影不僅可以在新寶院線上映,外方投資還可以帶回本土市場繼續盈利。
原本說來,新寶院線的成立應該是好事一樁。僅1988年。港產電影發行數量就激增到110多部,比1987年多出30部。自此,香港影人所謂的賺錢地“黃金時代”便轟轟烈烈的開始了,“劉十三”、“鄭九組”(意即劉德華一年拍13部電影,鄭裕玲同時跨九個劇組拍戲)等戲稱亦相繼傳出。事實上。莫說劉德華、鄭裕玲、鐘楚紅、張曼玉這些影星,當年連幕後攝影、武指、燈光、道具都身兼三四組戲。大家賺錢賺到瘋。
客觀而言。多了一條新院線,對片源的需求自然水漲船高,票房總額也會大幅增長。如此種種儘管看似皆大歡喜,實際卻是隱患嚴重。
首先,隨著低成本小製作(包拈之前排不上期地劣片)開始有機會在影院公映,導致濫拍現象愈發嚴重。
其次,本土觀眾地消費力跟不上產港片產量猛增的步伐。港片年產量已超過200部,但觀眾進影院人次卻比1988年減少1900萬人次。
再者,由於院線增多、外資充裕。正好促使香港的獨立製片公司宣佈“獨立”,不必再做依附於三大院線的“衛星公司”。長此以往。三大院線逐漸“人心渙散”,譬如嘉禾旗下的洪金寶、許冠文公司先後轉投“新寶”;金公主支援地新藝城老闆黃百鳴、麥嘉相繼跑出來與新寶院線合作《閤家歡》及《瘦虎肥龍》。至於徐克、麥當雄的製片公司更是如魚得水,獨立於三大院線之外,從容藉助不同投資方攝製電影。
這樣一來,三大院線逐漸喪失在香港影市“呼風喚雨”的地位。至1993年,香港影市出現嘉樂(嘉禾旗下院線)、金聲、新寶、永高、東方(黃百鳴成立)五大華語院線混戰局面,看似熱鬧,實則積弱。早已不復香港影業經濟支柱的龍頭地位。
反觀取代香港院線成為當時港片主要投資者的,居然是來自臺灣地八大片商!客觀而言,之所以出現臺灣片商在香港反客為主地形勢。除了新寶衝破三大院線封鎖,充當“引狼入室”地中介者之外,還因為當年內地、港臺三地影業正值整合打通的“大時代”——臺灣當局允許臺灣片商赴內地拍攝外景,臺灣投資商則更願意支援香港製片商北上,為他們做“開荒牛”。
於是,自1990年起,華語電影業湧現了大量臺資港片及合拍片
1992年前後,劉德華的天幕、李連杰的正東,王家衛的澤東相繼創立,這些大大小小的製片公司地幕後金主便是臺灣片商。
對於投資港片。臺灣片商十分慷慨。只要香港製片人提出個故事題材和列出明星陣容,他們就可能先拿出上百萬(甚至更多)現金來買這個計劃(俗稱“買片花”)。如此做法,對於香港影人自然好處多多,比如王家衛就倚靠張國榮、林青霞的全明星陣容和改編金庸武俠的“計劃”,騙來臺商地上千萬投資,開拍《東邪西毒》。
正因為賺錢實在容易。令香港多數電影人不僅自信心空前膨脹。更打定主意在97迴歸前狂撈一筆。怎料還未到迴歸之年,香港電影已經自食惡果——1993年前後,跟風濫作橫行,題材型別單一,票房一路狂跌。但拍攝成本卻因明星片酬暴漲而不斷增加
這一番惡性迴圈下來。饒是臺商資金再充裕,也架不住收入與投資長期不成正比。
1993年5月,臺灣八大片商與香港電影從業員協會就如何抑制港片製作成本、壓低演員片酬進行協商,其中特別提及“目前共有250多部臺資港片未如期交貨”。
事實上,在當時那種環境下,“爛尾”投資根本難以計數,即便能夠完工上映,港片亦無厚利可圖:自1993年開始,市道已經大變!港片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首先是臺灣市場不保。臺商因港片利薄逐漸減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