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雷動,連綿一片,此起彼伏,“萬歲”“萬歲”的歡呼一聲接著一聲,響遏行雲,穿金裂石,激盪于山壁叢林,迴旋在這一片血腥肅殺的沙場
第四卷 試手補天裂 第十八章 大戰結束
【免費電子書】 更新時間:2006…11…4 16:18:00 本章字數:2020
大戰結束,皇帝派飛騎回京報捷,同時傳達皇帝口諭,命翰林院翰林們著手起草正式國書,派使者送往契丹王廷。
國書用字遣詞務必不卑不亢,傳達善意的同時暗藏鋒芒,若契丹人同意簽定和約,那這三千多契丹俘虜可以交還給他們,兩國和睦共處,在邊境開設榷場交易互市,對兩國民眾都有好處;如契丹人非要兵戎相見,天朝七千多萬漢人絕不會屈服,便以三千多俘虜的鮮血祭旗,兩國再來一場惡戰,決一生死。是戰是和,讓契丹人自己掂量著辦。
再派人去北方邊關三鎮,傳令那三位身兼節度使之職的侯爺即刻進京述職。這一支人數不算多的契丹鐵騎得已深入內地,為禍達數月之久,歸根結底還是他們的無能所至,責無旁貸。
這三家侯爺也是世襲爵位,又身兼節度使之職,手握一鎮軍政大權,儼然便是一個半獨立的小王國,朝廷裡下達的命令,對他們有利的,他們便立刻執行;有損他們利益的命令,他們便敷衍了事,陽奉陰違。朝廷一慣對他們也無可奈何,要是嚴厲懲辦他們,只怕反會激出禍亂。這也是王朝積弊重重的一方面。
蕭若打算趁此大勝餘威,招他們進京,以喪師辱國之罪罷免他們節度使之職,並將節度使一職永久取消,日後邊關地區派經略使管政事,派總兵掌軍事,由朝廷直接委任,一舉根除掉這一百年弊病。如若他們膽敢找藉口不進京,便以抗旨不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