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68章

第68章

“對於工作時間,我建議採用周制。一週七天,每週休息一天。大家已經幹了六天,明天休息。”陳克提出了自己的作息制度建議。工廠的所有事物都採取集體討論,各項制度都非常透明化處理。對於一個註定失敗的專案,陳克就沒有那麼挑三揀四。他把後世的先進管理經驗用在這裡,也有做社會實踐的意思。

“我們投票表決吧。”秦佟仁不溫不火的說道。這六天的工作結束之後,這位青年平靜的神色裡面也透露出了疲憊。表決結果是全票透過。人人都鬆了口氣。這麼高強度的工作下來,大家真的累了。如果不是採用這樣的集體討論模式,估計很多人早就開始各種偷懶。

“大家剛來,人心不穩。我的建議是咱們這兩個月才用週薪制。每週發一次薪水。咱們投票吧。”陳克丟擲了自己的“乾貨”。

聽到這個建議,真的是人人喜笑顏開。立刻是全票透過。現在約定的工資是每個月8個大洋。就是說每週每人兩塊大洋。眾人把大洋揣進兜裡,這歡樂之情溢於言表。

又做了衛生值班表,還有幾個工廠必須有的排班制度。簡易蜂窩煤已經造了兩個,陳克反覆交待注意小心煤氣中毒問題後,這民主生活會就散了。陳克正準備和謝明弦與柴慶國一起離開,秦佟仁主動過來問道:“文青準備回住處麼?”

秦佟仁是舊式做派的典型,從不在公開場合談論私事。他這個問題讓陳克覺得有些好奇。“是的,我現在就回住處。”

“同去吧,我正好要去何大人那裡一趟。”秦佟仁精神看著很不錯。

陳克不敢怠慢了這秦先生,其實一定要說的話,陳克對秦佟仁甚至有些尊敬之情。見到秦佟仁在天津機械局的同事們當中聲望甚高。陳克就私下打聽了這位秦先生的來歷。尹二狗與沈松文因為在修房子的工程裡面表現出色,他們自然是最先投靠陳克的。兩人講述了秦佟仁的經歷。

天津機械局是家官辦軍用企業。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創設於天津。初名“軍火機器總局”。開辦經費二十餘萬兩,規模僅次於江南製造局。同治九年由直隸總督李鴻章接辦,易名“天津機器製造局”。這家企業可以說是北方洋務派的大本營。天津機器局除生產軍火外,還製作過一些軍艦、船舶,包括慈禧太后的遊船。特別值得一題的是於1880年建造了中國第一艘潛水艇及第一套舟橋。

在庚子事變中,八國聯軍一定要把這家亞洲最大的軍工企業給摧毀。秦佟仁身為一名技術人員,在這場戰爭中也志願參戰,在聶士成總兵的指揮下作戰。具體的情況倒不是清楚,不過聽工廠的工人們說,秦佟仁守衛工廠,直到最後才撤離。

兵災一過,緊接著就是人禍。工廠失守之後,除了日本之外,別的國家對於天津製造局的裝置倒沒有興趣。日本人則瘋搶裝置。不僅僅日本人,天津本地不少人也從製造局往自己家拉東西。於是好好的製造局就這麼徹底毀滅了,連個渣都不剩。倒是天津隨之出現了很多私營的工廠和作坊。

陳克相信大家沒有說謊,製造局是朝廷的,製造局的裝置拉到家裡就能變成自己的。這中間誰輕誰重不用分說。尹二狗還私下告訴陳克,當年秦佟仁拉了一些人去保護製造局,不僅沒有能保住廠子,秦佟仁甚至被人打斷了一隻手臂。

聽了這些介紹,陳克忍不住對秦佟仁肅然起敬。這年頭還有這等人,簡直比煤堆裡鑽出個小白兔都難。

秦佟仁平常不言不語,即便說起話來也聲音不高,態度沉穩,看著就是個讀書人。當年也親自拿起武器對抗八國聯軍,保衛工廠。這兩種不同的形象怎麼都無法在陳克腦海裡面統一到一起。但是無論秦佟仁是如何的一個問號,既然他說了想同行,陳克自然不會拒絕。一行人上了路之後,大家只是閒聊。秦佟仁不問那麼多私事,大家只是簡單的聊天,倒也其樂融融。在陳克家門口分別,陳克開啟了院門。

和前幾天大不相同,現在院子裡靜悄悄的,龐梓等人兩天前各自啟程,武星辰和陳天華與龐梓一起回南宮縣,山東的兄弟們一起回了老家。謝明弦和柴慶國則留在了北京,而且兩人現在跟著陳克在工廠居住。只有王斌借宿在這裡,和前些天相比冷清的不是一點半點。

“文青,你可是回來了。”見到陳克之後王斌頗為興奮,“要不要去參加德國公使館的酒會?”

“嗯?”陳克能聽懂這句話,卻沒有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德國公使館的酒會,這也算是級別很高的外交聚會。王斌一個洋行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