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部分

艱難局面。陳克做了那麼多的前期準備,還有天災“幫忙”。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極為了不起了。可革命道理對於百姓來說毫無意義,如果不能讓百姓吃飽,誰給你賣命啊。面對這些情況,不少基層同志都開始抱怨了。新戰士其實就是老百姓,這些老百姓們“使喚不動”。無法說道理,這是普遍的看法。

就是因為身處高層,華雄茂知道不能埋怨陳克。陳克現在不可能打出均分土地的旗號來。這個旗號一打出來,那就是鳳臺縣的公敵,那就是鳳陽府的公敵,那就是安徽,乃至中國的公敵。陳克也必須妥協,必須透過“統一戰線”來解決問題,而這樣的方法是需要時間的。但是現在這個關鍵的時期,時間比黃金白銀還要貴重。

華雄茂看著面前的這些“戰士”,心裡面盤算著,到底要怎麼才能夠說服他們。至少讓他們能夠和保險團一起去贏得這次的豐收。但是華雄茂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他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遇到鬧事的就抓起來,大家不聽話,就用不給飯吃恐嚇一下。

“文青,你快拿出辦法來啊!”華雄茂忍不住要在內心吶喊了。

第三卷莫道前路無知己第117章

第117章

“水渠得一米五深,哦,就是五尺深。這不是你把地面上的水引出去就行的。現在地下的水都是滿的,莊稼種下去就泡爛了。這你總應該清楚吧。”這是在保險團工程科的草棚子裡面,說話的人是負責制訂工程計劃的吳隆福。他是人民黨裡面少有工程建設專業的人才,現在領銜工程科。吳隆福本人不懂種莊稼,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一群稍微懂點種莊稼的同志們指手畫腳的發號施令。

“五尺有多高你知道麼?”問話的是柴慶國。最早的四個連長裡面柴慶國排名二連連長,現在任一團副團長。二團團長空缺的今天,柴慶國很希望自己成為二團團長。這可是能管四千號人的大幹部。所以面對原本就沒有說過幾句話的一個科長,而且還是個自稱從未種過地的留學生,稍微有些種地經驗的柴慶國就十分不服氣。

“五尺麼。我跳進去剛露出半個腦袋。”吳隆福身高也有快一米七,在這個年頭也不是矮個。

“你知道挖這麼深要費多少力氣麼?”柴慶國對吳隆福那種自信滿滿的態度極為不爽。

“我算過,需要挖最少十幾公里長的溝。也就是說,得挖三十里長的溝。溝深一米五,寬一米。一個人一天下來能挖十米,一團四千人,也就是一天就幹完了。頂多兩天。”數字計算的結果是簡單無情。吳隆福給出了一個標準的答案。

“你放屁。這種爛泥地你挖了試試看。一天挖十米!你把人累死吧。”柴慶國好歹接受了保險團在安慶的軍事訓練,知道一米有多長。

“這是組織上的安排,我既然說了一個人要挖十米,我自己也會參加,親自挖十米長的溝。”吳隆福的回答完全按照標準。陳克有過要求,如果工程科制定了計劃,那麼工程科上上下下都要完成普通戰士的工作量。

柴慶國知道在數字上是辯不過吳隆福的,他也沒有這個打算。他只是追問道:“挖這麼長的溝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你也知道這是爛泥地,這些溝就跟水井一樣,地裡面的水份會滲透出來,進入這些溝渠。我們只要把溝渠裡面的水抽出來,就能讓地乾的更快。糧食也會打的多些。不然爛泥地咱們能種出什麼來呢?”

柴慶國是無言以對,他雖然種過地,但是他並不精通農活。但是接下來,吳隆福說出了一句讓柴慶國聽不明白的話,“我們革命了,就要講科學種田。以往那種看天收的情況不能再出現了。”

柴慶國不知道什麼叫做“科學種田”。其實說白了,別說柴慶國這種二把操,這個時代就算是老農們其實也不懂什麼“科學種田”。選大粒種子育苗,還有成長季節的很多農活,老農們是知道的,甚至可以稱為精通。不過在大規模水利建設的情況下,如何採取最高效率的排澇,抗旱,伺候土地。老農們毫無經驗。

吳隆福也不懂種田,但是他有比較豐富的建築經驗。他以前是在美國學習鐵路建設的,畢業後還在美國的鐵路上幹過。他之所以回國,原因很簡單,美國的鐵路工程公司根本不把工人當人看,儘管身為技術人員,美國公司的同行也看不起一箇中國人。所以吳隆福攢了筆錢就回國了。修鐵路固然重要,但是在滿是惡意與種種不平的地方工作,讓這個年輕人極為不滿。

回國之後吳隆福先是去了朝廷的鐵道局,可是很快就發現,與美國的鐵路公司相比,國內除了有種種同樣問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