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的入黨標準很簡單,第一得是登記的有產者,第二得繳納黨費。這兩條標準是完全公開的。中國講究財不外漏,特別是在這個動盪的清末,極少有人肯這麼幹。而黨費雖然不高,一年也得有六塊大洋之多。江蘇新軍普通士兵每月收入八塊銀元,軍管收入則在十二到二十塊大洋之間。他們交得起這筆錢。
民主黨的組織模式比較鬆散,目標倒也明確,就是實際掌握各地的議會許可權。江蘇的選舉制度就和北洋提出的那種夠年齡的男子就有選舉權不同,王有宏推行的是公民制。也就是說,公民才有選舉權,而公民必須是登記財產的有產者。
至於民主黨的施政綱領,則是抑制兼併,打擊投機,實施社會穩定政策,讓江蘇人都有衣穿有飯吃。在這個動盪的時代,頗符合了小資產階級的願望。比起地主士紳,倒是自耕農與士兵們更願意登記財產,願意加入民主黨。
現在正在進行的是民主黨最後一次預備建黨大會,這次大會結束之後,王有宏就要帶江蘇國會代表團去北京參加第一屆正式國會。發表完演講,王有宏下了講臺,去了後面的休息間。和在講臺上神采飛揚的表現不同,王有宏坐在休息室裡頭的時候,臉上露出的則是真正的疲憊。
自己現在所做的已經到了極限,王有宏對此很清楚。他行伍出身,後來混到了慈禧太后的侍衛,這才開始了飛黃騰達的道路。真正開始掌握大權,完全是靠學習人民黨陳克的見識。不過這已經是王有宏的極限。玩玩官場的東西,統御一下軍隊,這對王有宏或許還行。更加深刻的政治運作就完全不是王有宏能夠辦到的了。
這在最近一年多來表現的非常明顯,王有宏發現自己已經開始讀不懂陳克寫的東西了。不是理解不了那些文字,而是完全理解不了陳克所闡述的內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