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7部分

人民黨本來就與英國牽頭的海關方面達成了基本協議,雙方計劃儘快達成4000萬英鎊的定額貿易協議。陳克這次建議“航海友好通商”把北洋政府也給拉進來,儘量達成一個每年一億英鎊的通商協議。

這個大餅一扔出來,英法大使雖然不會認為這是輕鬆的事情,但是假如他們能夠真的完成這樣規模的定額貿易協議,不用說別的,他們立馬就能成為國家的功臣。至於外國銀行團,雖然他們普遍認為陳克是個吹牛大王,卻都認為只是把牛皮吹到多大問題。人民黨根據地的所作所為,讓他們認為陳克是真心想推動這件事情的。

而英國方面立刻就正式致函給袁世凱,詢問與此有關的問題。

袁世凱萬萬沒想到陳克居然弄出這麼大的動靜,看完了信之後,他連罵兩句的心思都沒有了。,。

莫道前路無知己一一四辛亥之變(十三)

每次袁世凱開會,北洋眾人都眾星捧月般的對待袁世凱。當然,以前袁世凱跟著別人混的時候,他也得這麼對待上官。不過袁世凱最近突然對北洋眾人的這種舉動感到厭煩了。

“今天又有多少人前來詢問貿易協定的事情了。”袁世凱冷著臉問道。

內閣裡頭的人神情各異,有些人看來不肯摻乎到這件事情裡頭來,他們要麼故作鎮定,要麼看到袁世凱的表情,稍微有些不安。

也有些明顯是反對此事的,例如張謇立刻答道:“大總統,農工商部主管經濟,這兩天來了無數的人,全都是詢問此事的。我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人民黨到處散佈訊息,實在是居心叵測。”

在此時,卻聽有人說道:“也不能這麼說,若是此事能夠達成,做買賣的也會容易些。”

這明顯是支援陳克主張的態度,張謇順著聲音看過去,卻是度支大臣嚴修。度支大臣的職位類似於財政部長,而且嚴修素來不是袁世凱的鐵桿,有這種“自以為是”的發言倒也不奇怪。

有人居然敢支援人民黨這種“外人”的主張,北洋內閣裡頭立刻就開始了唇槍舌戰。

袁世凱冷眼看著這場爭論,當上了總統,在一般人看來這就等同於皇帝。而且北洋佔據的優勢之大,在當今的中國根本無法撼動。北方至少表面上都服從袁世凱,而南方諸省勢單力孤,北洋又佔據了浙江,等於是在南方深深的打進了一根釘子。唯一敢與中央對著幹的只有人民黨。不過袁世凱很清楚,他能走到今天,人民黨是真的出了大力的。

不過這些都不能讓袁世凱感到放心,如果眼前的局面完全是他自己一手打下來的倒也罷了。自己打下的江山,上下級的關係極為穩定。但是別人不敢公開說,袁世凱自己心裡頭卻知道,自己眼前的一切,更像是“竊國”而不是奪國。

作為一個自幼讀書的人,袁世凱感覺自己根本就是一個趙匡胤。黃袍加身的事情本來就不怎麼光彩,而周圍給他穿上黃袍的也未必心懷好意。陳克居心叵測自然不用再說,至少陳克是完全公開對著幹的。而表面上公開支援袁世凱的人裡頭,有多少是真心效忠袁世凱本人的,袁世凱自己都覺得沒譜。

看著張謇以“人民黨勾結洋鬼子,挾洋自重,要挾中央”猛烈抨擊嚴修。看似他是如此忠於中央。袁世凱其實清楚的很,張謇只是在借用中央的名號而已。在整個內閣裡頭,唯一鐵了心跟著袁世凱走的,也只有現在的民政大臣趙秉鈞和陸軍部副大臣段祺瑞。除此之外的人,梁啟超為首的保皇黨,薩鎮冰為首的地方實力派,或者沈家本為首的“清流”,還有王士珍為首的逍遙派。這些人對待袁世凱的態度,更像是滿清時代“同殿為臣”的樣子。袁世凱還沒有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絕對支配。

即便是沒有對比的情況下,已經登上總統這個中國第一人地位的袁世凱已經不能接受這種局面。而現在袁世凱必須和人民黨進行對比,他的不滿就更加激烈了幾分。

陳克無疑在人民黨中擁有絕對的主導權。袁世凱覺得自己能夠想象,人民黨的所有人都是陳克一手帶出來的。他們不可能不忠於陳克。以近幾日的事情為例。人民黨代表團裡頭的年輕幹部四處招搖過市,拜訪中央的官員。只要能排得上號的官員,這些愣頭青們就敢登門。而且根據彙報,這裡頭不僅是男人,還有幾個年輕女子拋頭露面,公然以代表的身份出現在中央官員那裡。

京城的官員們心裡頭自然是看不上女人的,不過他們也不敢得罪人民黨,最後只能捏著鼻子接見了這些女娃娃。而女娃娃們倒也真敢“談公事”,居然就正兒八經的試探這些中央官員對“貿易協定”的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