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世昌雖然說不清怎麼回事,不過他看出來李鴻啟與王士珍的看法倒是很一致,反倒是徐世昌成了三個人裡面的少數派,他忍不住強辯道:“若是陳克沒有殺蔡孑民,我還能信的過他們,但是他殺蔡孑民用那樣的罪名,若是用這罪名判段祺瑞的罪,他定然活不下來。”
李鴻啟原本就不想招惹事端,徐世昌這露怯的話更讓李鴻啟相當厭惡,他乾脆用一種沉思的模樣慢慢說道:“俆公,我沒見過段祺瑞,難道那個段祺瑞是個貪生怕死之輩麼?”
這話聽著單純,但裡面的惡意實在是夠足,王士珍雖然不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不過他對別人的心思猜的極準,聽了李鴻啟的話,王士珍差點笑出聲來。
徐世昌本人因為是進士出身,素來自視甚高,所以一開始竟然沒有聽出李鴻啟的意思。他奇怪的說道:“段祺瑞怎麼可能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
李鴻啟神色認真的說道:“既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想來是不願意受辱的。若是降了之後還有什麼可怕的?來來去去不過是一個死罷了。”
徐世昌好歹是個大人物,明白了李鴻啟的意思之後登時就閉上了嘴,再也不肯說話。
沒有徐世昌摻和,王士珍才開口說道:“李先生,你在這裡教書,我們來打攪已經是冒昧。還望以你的慈悲之心給北洋的兄弟指條活路。請一定不吝賜教。”
李鴻啟知道陳克與尚遠從來不愛打誑語,更不用說是這等國家大事上,既然讓前北洋重臣來勸降,裡面固然有應對段祺瑞不投降局面下的謀劃,但是定然做不出來殺俘虜的事情。他思忖了片刻之後說道:“當下有些人認為局面尚且是兩可之間,不過我覺得局面已經抵定。西北的那些人守不住先秦舊地。”
王士珍答道:“既然守不住,降了也沒什麼。不過我卻不知道一件事,文青招降到底是真是假?”
李鴻啟閉上眼再次思忖了一下,這才說道:“文青不是個記仇的人,不過他為何以前不提招降,當然是想著日後準備武力統一。現在他為何要招降,也定然是他覺得必須短期內解決西北的事情,最快的辦法莫過於招降。我不能說這是個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卻覺得這是個難得的機會。若是這機會錯過了,就不會有第二次。”
王士珍頗為認同李鴻啟的判斷,他問道:“那李先生以為文青到底圖謀什麼,才如此著急對西北用兵?”
“就我所看,人民黨突然動兵的時候,原因都不是國內而國外,我看文青這次著眼的只怕不是國內,而是國外。”李鴻啟答道。
“國外?”王士珍一愣。他原本認為陳克是早已經決定對北洋殘部下手,這才試圖用勸降的辦法先分化瓦解北洋殘部。然而李鴻啟的說法登時開啟了王士珍的思路,若人民黨的最終目標不是北洋而是國外,在王士珍的腦海中登時浮現出俄國來。
人民黨的報紙上也有國際新聞的版塊,也有一些關於俄國爆發內戰的訊息。把這些訊息與人民黨試圖趁俄國內戰北上的可能性結合起來,王士珍很輕鬆的做出戰略判斷。人民黨必須徹底擊破在西北的北洋殘部,得到穩固的西北控制權,才能俄國全面交戰。
這下,王士珍的心裡面更加矛盾起來。歐美列強對中國的侵害,其他各國都是賠款,建立租界,英國從中國也就是撈了香港島,而俄國卻是割地。能夠恢復舊土,是任何一個真正的中國軍人的夢想。即便是北洋這種畏懼外國人的中國軍隊,高階將領也都做過奪回失去領土的美夢。
王士珍不願意多想這些事情,只是他知道北洋根本力所不能及而已。現在終於有一支中國軍隊有可能達成這個理想,王士珍不可能不高興。然而在達成這個理想之前,北洋就要徹底覆滅的話,王士珍又無可避免的猶豫起來。
李鴻啟卻不想再和這兩人糾纏,他說道:“兩位,我不過是個教書的,國家大事我也是信口胡說,做不得準。現在工地上很忙,我不能再陪著兩位說話。兩位還是先請回吧。”
回去的路上,王士珍兩眼亮晶晶的一言不發,徐世昌則是繃著嘴怒氣未消。進了王士珍家,徐世昌才說道:“聘卿準備如何?”
王士珍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段祺瑞性子剛毅,若是要別人幫忙,倒是有可能禮賢下士。若是讓他為別人做事,那絕非易事。所以徐公怎麼想就怎麼做吧。”
沒等徐世昌明白過來,王士珍也下了逐客令,“我今天累了,還請俆公先回去。”
沒有到與李潤石約定的三天,第二天王士珍就把一封信交給了河北省委接待處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