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死亡,以及戰爭導致的糧食供應不足,已經讓各國都感到了恐懼,引發年輕人大批死去的瘟疫徹底啟用了歐美對世界末日的恐慌。各種恐怖的流言在歐美流傳。各處教堂的鐘聲幾乎是日夜不停的鳴響著。
歐美各國當然不可能靠向上帝祈禱解決現實問題,各國也有一些應對流行病的經驗,焚燒病死者屍體的焚屍地每天冒著濃濃的黑煙,人民黨駐歐洲機關傳回的描述是“天空中下起了灰色的雪”。
人民黨非常注重醫生的培養,除了派遣去的五萬軍醫之外,派去法國的90萬勞工中也有5萬左右的醫生。這十萬名醫生承擔起了艱苦的工作。他們不僅要照顧華工,戰爭抽調走了英法大部分醫生,法國人也只能找中國醫生來治療。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國醫生,有了醫生就有了能夠活下去的希望。
法國人還算好些,好歹有這十萬名“天外飛來”的醫生護士,流感死亡率降到了2%以下。由於人民黨沒有向英國提供勞動力與醫療人員,英國的局面更加惡劣。絕望的歐洲呼喚著醫生,這時候能夠大量提供醫生的只有中國一個國家。
英法公使拿著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找到章瑜,他們指著人民黨工作報告中關於醫學類專業醫生護士培養一欄先請章瑜確定是否屬實。人民黨到1917年,畢業以及在校的醫生護士人數高達120萬人。關係到本國人的生死,英國公使還算稍微鎮定一些,他鄭重表示如果中國肯派出醫生護士,英國誠懇表示在這些醫生護士在英國工作期間,英國願意提供完全等同於英國公民的待遇。而且如果出現醫生與護士死亡的話,英國方面願意經濟賠償。英國公使可以代表英國政府立刻與人民黨簽署協議,並且接受人民黨派人與英國一起組成監督委員會。
法國人性格浪漫,公使真情流露之下真的流著淚向章瑜表示,十萬名中國醫生護士給了法國巨大的幫助。對於已經染病不幸去世的中國醫生護士,法國方面已經將賠償金準備好,隨時可以交給中國政府。然而現在法國需要更多幫助,他們向中國申請十萬名醫生護士,哪怕是在校生都可以。
法國需要最少十萬名醫生護士,英國同樣提出了十萬人的請求。人民黨召開了人民黨中央委員會,經過五天艱苦討論,終於以同意提供這批醫護人員到英法工作。英法立刻派遣了船隊到中國接人,經過苛刻的消毒後,船隊上運載了二十萬緊急召集的中國醫生護士,大量磺胺以及清肺止咳的枇杷類藥物開赴歐洲。
經過了1918年的血戰,以及這次大流感的肆虐。嚴復已經明白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要結束了。一旦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中日之間就再也沒有任何緩衝的餘地。哪怕是中國醫生護士再能樹立中國的形象,不過這對協約國的統治者來說,現實的政治考量都不會摻雜進個人感情。
在遠東的英日同盟不可能解除,英國需要日本,日本更需要英國。而日本艦隊在海洋上對人民海軍有著壓倒性的優勢。第一次世界大戰暫時扼制住了中日衝突升級。一旦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中日間的戰爭就不可避免。嚴復對此憂心忡忡。
陳克的戰略安排卻不是嚴復希望的次序,“我希望首先解決的卻是嚴先生第三個願望,先收回被俄國佔有的故土。所以我希望嚴先生能夠前往陝縣主持與段祺瑞的談判。你若是需要什麼人,大可去請。”
“文青果然還是想暫時放過段祺瑞麼?”嚴復對陳克的觀點有點意外。
陳克微微搖搖頭,“如果可以不用戰爭解決西北問題,至少是不在近期用戰爭解決西北問題,中央認為最好能少流一些不必要的血。當然,你也大可向段祺瑞說明白,讓他趁早息了裂土分疆當西北土皇帝的想法。我們現在實在是不想再給收復故土增加任何麻煩,若是段祺瑞一定要阻撓我們的行動,就讓他自己洗乾淨脖子等著受死。就憑他生前與外國人勾結的事情,我們一定可以讓他死後帶上賣國賊的帽子。而且這個案子,我們一定會辦成鐵案。到時候段祺瑞的名聲雖然比不上秦檜,卻足以和那個賣燕雲給契丹人的石敬瑭相比。”
嚴復從沒見過陳克說過威脅的話,更沒見過陳克態度“蠻橫”到過如此地步,所以他根本不想批評陳克。而且石敬瑭這個比喻其實倒也意外的符合實際。五代時期的石敬瑭在後唐做大臣的時候,遭到李從珂進攻。石敬瑭見兵臨城下,自己又力量不足,就按計劃向契丹的耶律德光求救,許諾了賣國條件:割讓十六州給契丹,每年進貢大批財物,以兒國自稱。後來北宋始終不能恢復煙雲十六州,導致北方無險可守。
人民黨此時正在試圖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