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法學博士,顧維鈞精研各種國際法。然而和人民黨這些理工科出身的“老革命”們在一起工作了這麼一段時間之後,顧維鈞體會到了國際法的本質就是實力,有實力就能制定法律,就能把法律向有利於自己一方的角度解釋。在中國的實力根本不足以保護自己的時代,除了口頭上的正義之外,中國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東西。
在旅順問題上,美國立刻就開始煽風點火,“這是中國內政問題,我們不會干涉。”
日本代表對美國這麼幸災樂禍的表示立刻表示強烈抗議,“這是國際協議,決不允許中國單方面破壞!”
顧維鈞立刻表示,“中國主權不容侵犯。同為協約國一員,日本沒有理由在中國駐軍。這才是國際協議的本質,如果這樣的話,在同一戰壕中共同戰鬥又有什麼意義可言?日本方面這是在破壞國際慣例,中國沒有理由接受這樣的協議。”
爭吵持續了好幾天,日本不肯讓步,中國同樣態度堅定。而華盛頓和會已經開了四個月,此時都到了1922年3月份去了。看中日的架勢這是大有在華盛頓和會上互相宣戰的跡象。美國好歹不能讓出這樣的結果。最後在事情鬧到不可開交之前,美國聰明的宣佈會議結束,任何兩國之間的問題可由兩國自己協商解決。
華盛頓和會基本上限制了世界範圍內的軍備競賽。大概確立凡爾賽體系在整個世界上的支配權。美國一躍成為能夠與英國抗衡的大國,然而中國同樣崛起為世界上不容忽視的力量。
1922年同樣發生了另外幾件事,在工農革命軍進軍西藏,逼近拉薩之後,當地“政府”終於明確表現服從中央政府。接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國,向全世界提供了中國的新地圖。被日本佔據的北海參崴以及千島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