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扭轉了劣局。1909年,徐世昌看到張作霖的兵力不足,便給他擴編,增強他的實力。把5個營擴編為7個營,又將駐紮在洮南的孫烈臣部劃歸張作霖部。這樣張作霖的部隊增至3500人,成為東北的一支勁旅。
張作霖是個很知道感恩的人。受到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如此青睞、如此器重,他剿匪更加努力。同時,他也在不斷地總結剿匪的經驗教訓,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規律。他本人也吃苦耐勞,身先士卒。因此,又經過年餘苦戰,終於將白音大賚擊斃,生擒牙仟,並打敗了陶克陶胡。後來追擊陶克陶胡800裡,一直將陶克陶胡趕到外蒙古。危害東北邊疆多年的蒙古叛軍之患解除了,打擊了蒙古分裂主義分子的囂張氣焰,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
辛亥革命之後,人民黨與袁世凱成為了中國當時最強大的兩股力量。當時的東三省總督得知知握有兵權的藍天蔚等革命黨人正在醞釀起義時,頓時嚇得不知所措,總督表示表示他即將入關,也就是說,準備逃跑了。這時奉天省諮議局副議長袁金鎧立即跪求勸阻,並建議重用巡防營舊軍。張作霖當時正在外視察,得到東三省總督召見的訊息,便急忙趕回奉天,並連夜開會,研究對策。
革命黨人的首領藍天蔚、吳景濂等事先密議,用會議的方式兵不血刃地奪取東北政權。擬由吳景濂以奉天省諮議局議長的名義,召集省城各界領導人開會,在會上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研究了一個方案,以維持治安為名,成立奉天全省保安會,逼走東三省總督,然後推舉藍天蔚為關外都督,吳景濂為奉天省民政長,脫離清廷,宣佈獨立,完成東三省革命。如果“東北大局既定,繼進兵關內,會師燕郊,直搗虜穴”。幼稚的革命黨人以為採取會議表決的方式,就可以一舉奪得東北大權。
此次會議,張作霖在會場內外佈置人馬,持槍待命,明施壓力。張作霖則持槍赴會,滿臉殺氣。會場氣氛,非常緊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但是革命黨人並沒有膽怯,而是慷慨陳詞,主張脫離清廷,宣佈獨立。張作霖急不可耐地跳了出來,把手槍往桌子上一拍,蠻橫兇惡地叫道:“我張某身為軍人,只知聽命保護大帥。倘有不平,我張某雖好交朋友,但我這支手槍它是不交朋友的。”這是個訊號,會場四周他的黨徒,均立刻抽出手槍,情況極為險惡。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沒有辦法再討論下去了。傾向革命的議員,都憤然紛紛離開會場。但這也就等於把這個會議的主動權讓給了保皇派。
結果東三省總督執掌了會議的大權,很快就穩定了局面。加上徐世昌很快帶兵回到東北,平定了東北的局面。這下張作霖得到了袁世凱的賞識,更是步步高昇。終於坐到了奉天督軍的寶座上。
但是現在張作霖面對的兩個強敵,日本與人民黨都是完全依靠自己手中力量來奪取東北。張作霖所擅長的種種中,恰恰最缺乏軍事力量。在這個領域,張作霖真的插不進去手去。
“王先生,你到底是怎麼想的?”張作霖問王永江。
“那得看大帥到底想要什麼。”王永江答道。
張作霖知道自己肯定是要最終攤牌,就算是冬天不打仗,可冬天好歹也會過去。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日本人不來人民黨也會來。他終於說道:“我是不想再退了,在退能退到哪裡去?退到黑龍江?退到遼西?好歹我也得當個長春督軍!”
說這話的時候張作霖其實很是心虛,以他當下的兵力根本不足以謀取這個地位。沒想到王永江居然連連點頭,“也必須得保證長春督軍才對。”
聽王永江這麼說,張作霖覺得心情好了不少。不過怎麼保證自己長春督軍的地位,這一時還沒有商量出一個結果。
但是第二天,也就是1916年1月14日,王永江突然趁著夜色帶領自己的親隨出城而去下落不知。留給張作霖的信裡面,王永江寫道:“英雄見與書生異,書生抱負濟何事?”後面是王永江以母親生病為理由的辭呈。儘管現在張作霖根本不算是什麼奉天督軍,王永江依舊以下屬辭職的方式正式告知張作霖,他不幹了。
現在長春城中的東北軍,三成以上是跟著王永江的警備司令部的人,王永江這一走,立刻是軍心動搖。張作霖的日子更加難過了。
想來想去,張作霖已經不敢再維持自己“光榮孤立”的政策,他決定還是得先依靠一方才行。叫來自己的親信,張作霖命道,“你去奉天送一封信!”
“給誰?”親信問道。
“給現在的總統孫中山孫先生。”張作霖聲音低沉的說道。
莫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