鐳射的攔路虎就被一腳踹開。“科技樹計劃”本身就是一個聯合科研計劃,十幾個相關部門實驗室二十四小時三班倒,拿到機器後的兩個多月,終於第一束紅寶石鐳射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電晶體完全靠技術積累,索爾維會議每年一次,陳克頂著一個光電效應科學家的頭銜。出於禮貌,索爾維會議也會給陳克發邀請書。陳克自己不去,他每年總是派一個團隊浩浩蕩蕩去取經。學術交流回來,陳克對翻譯過來的名詞覺得聽過的,就欽點為學習研究的方向。電晶體理論只是21世紀大學中非常普通的知識,中國的大學還是那種逼著學生狂背理論的地方,這些玩意背不出來那是要掛科的。有這些似是而非的方向做指導,大量的研究經費砸下去,經過大量投入與實驗,先是鍺電晶體,然後是矽電晶體,先後出現。
人民黨的科技在這個階段充分體現出“陳克模式”,經常連理論準備都沒有,就在領導意志的指導下向著某個“未知的方向”一路狂奔。中國科學界“尖端領域”的流行笑話是“有困難克服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陳克無疑就是那個“創造困難”的罪魁禍首。
這兩個突破的真正意義還沒有被中國科學界完全領悟,陳克心裡面就已經樂開了花。作為技術突破為先的模式有一個可怕的問題,那就是積累基本沒有,一旦想展開,立刻就感到基礎不足的問題。可現在是大蕭條,誰手持黃金,誰就無往而不利。技術突破在中國帶來了大量的問題與不解,這些對中國科研隊伍來說的問題與不解,在外國可未必是問題與不解。
大蕭條期間,這世界上的科技極少有不能用黃金來買賣的,也極少有人是能夠面對尊敬、豐厚報償,以及條件優越的實驗室環境以及未來有可能的科研成果而不動心的。人民黨金庫大門此時罕見的敞開,手持黃金的人員根據十幾年來蒐集的情報四處在歐洲與美國拜訪。
電子工業就是未來的印鈔機,財政部也沒敢提出什麼反對意見。人民黨對外貿易的主導產品中,大多都是在陳克親自帶隊或者“親自關懷”下問世。更何況這輪技術大抄底目的是明確的,每一項技術每一名著名科學家都有報備,財政部審計人員只是不能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卻不能認為這是某些人吃飽了撐的在發癔症。
有這樣的大好訊息,荷蘭人自取滅亡的行動並沒有給陳克帶來任何不高興。在這個與時間賽跑的關鍵時段中,荷蘭人的遲疑給自己造成了可怕的後果。
“讓外交部就荷蘭人不正當手段發出最嚴正的抗議。”陳克只是給了這麼一個回答。
李潤石作為12人之一,當然知道中國未來的大戰略。他只是比較好奇陳克到底為什麼這麼高興。陳克不提技術進步的事情,對李潤石的問題,陳克答道:“荷蘭人與英國人就完全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要在那裡建醫院。”說完,陳克批了一個條子,讓李潤石自己去研究機密檔案。
這些檔案內容比較簡單,中國退役軍人出身的醫生在荷屬東印度進行了大量的“社會實踐”。他們利用種植園為掩護,早就在荷屬東印度進行了很多次的徒步行進。這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工作,荷屬東印度群島上有很多土人,其中也不乏食人族獵頭族。這倒不是這些土人有什麼道德問題,餓極了什麼都會吃的,覆蓋著厚厚植被的熱帶雨林絕非一個友好的存在。
李潤石看著充滿了與死亡相關的秘密檔案之後,思索了好一陣才恍然大悟,“游擊戰爭”四個字在他腦海中蹦了出來。這就是人民黨真正想實施的戰略。在那樣可怕的環境中,荷蘭殖民者絕對不可能深入到荷屬東印度的“廣大農村天地”裡面去。人民黨卻可以用訓練有素的隊伍在荷蘭打游擊。那些人肉都敢吃的食人族與獵頭族雖然野蠻,卻未必不能合作。實際上,他們倒是非常容易接觸的淳樸物件。能夠攜帶藥物孔武有力拳腳功夫一個打十幾個的治病救人的醫生,對這些土著有著格外的“說服力”。
看完了資料之後,李潤石明白陳克現階段的意思是“靜觀其變”。人民黨不怕荷蘭人做的過火,人民黨怕荷蘭人做的不過火。除了荷蘭之外,李潤石對日本的態度也頗有擔心,只是日本現在還縮在後面,不管如何擔心,好歹也得等日本與荷蘭人一樣走上前臺再說。
莫道前路無知己61螳螂捕蟬(三)
對於中國政府的“最嚴正抗議”,荷蘭倒覺得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歐洲殖民者到了東南亞的幾百年中,荷蘭也就在臺灣吃了一次虧。現在已經被美國幹掉的西班牙人幾百年前在呂宋大屠殺華人,當時的明朝政府又能如何?荷蘭幹掉蘭芳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