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7部分

鵲木褪嵌潦槿說惱庵址從Α�

周樹人的眉毛緊緊皺在一起,他自己是嘲笑讀書人的讀書人。本質上週樹人還是希望能給讀書人留點體面的。可現在這些讀書人自己弄到斯文掃地的境地,那就真的不能怪人民黨心狠手辣。

但是,這麼做真的好麼?周樹人很是懷疑。

中國的歷史上,讀書人是中國的脊樑,不管出了多少敗類。總是有以死明志的,捨身求法的。就連陳克也評價過,“在中國數次文明滅亡的邊緣,有多少文人前仆後繼的為保住中國文化奮鬥過。沒有他們,就沒有中國文化的延續。”周樹人對此評價也深以為然。不過如果摧毀傳統讀書人的風暴是來自中國自身的時候,周樹人就不敢確定這次誰能夠堅持到底。因為人民黨選擇的戰友是勞動人民。

又給自己點上一根菸,周樹人乾脆站起身走到書房窗下。馬上就是春節,即便是江南的庭院裡也沒有了什麼盎然生機。這樣的庭院倒也頗符合了周樹人此時的心境。

在中國傳統中,文人是一個階層,他們或者在廟堂,或者在民間,士紳牢牢的把持了這個國家的命脈。哪一個王朝都要依靠士紳階層來實施統制。但是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貌似真的出現了一個試圖終結這種體制的政治勢力。

人民黨選擇了並未掌握知識的民眾作為自己的盟友和戰友,人民黨的領導層或許出自文人階層,卻無一例外的都背叛了文人階層。周樹人看得明白,人民黨自己按照自己的政治理念去教育人民,培育人民。同時態度堅定的把文人階層作為必須剷除的物件。

文人階層雖然未必能夠理解人民黨的態度,不過他們很直觀的感受到了時代的變化。在人民黨統治下,文人階層遭遇迅速邊緣化的命運。如果不是人民黨當政,甚至不用假想此時建立一個新的王朝會如何“禮賢下士”,就拿已經覆滅的北洋政府為例。北洋政府就非常尊重文人。出身光復會的章太炎就經常在北京對袁世凱大罵,猛烈抨擊袁世凱的很多政策。這種“不畏強權”的“名士風範”很被文人所推崇。文人麼,當作帝王師!入則為相,出則為將。即便不能魚躍龍門的金榜題名,也得能夠在地方上說上話,主導一方的風氣。

前一段在陳克的請求下,周樹人為了寫文章,讀了宋史。對“皇帝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往事頗為嚮往。而周樹人很清楚,即便是文人被當奴才的滿清,好歹奴才的地位還在人民這些奴隸之上。在陳克帶領著人民黨響應了在奴隸地位上奮力掙扎的人民的呼聲之前,文人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比人民更高貴。這也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為蔡元培求情的原因。

蔡元培親自指定所殺的人,都是試圖背叛了士紳階層而站到人民立場上的人。僅僅這一點,在文人眼中的蔡元培就罪不至死。這不僅僅是文人們對蔡元培的支援,同樣是文人有意無意對人民黨的反抗。如果能夠保住蔡元培,至少是保住蔡元培的“清譽”,文人就等於面對人民黨獲得了一次勝利。

陳克無疑看透了文人的伎倆,而且決定毫不客氣的反擊。周樹人也就被推上了戰鬥的第一線。

再次嘆了口氣,周樹人回到座位坐下,腦子中各種念頭紛繁雜亂,他隨手在紙上寫了起來。寫了一陣,周樹人放下筆,把剛才胡寫的東西看了一邊,然後看到自己寫的一段話,“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是。大抵!他們之所謂復古,是回到他們所記得的若干年前,並非虞夏商周。”

“哼!哼哼!哈哈!”周樹人忍不住大笑起來。周樹人並不清楚這是一種自嘲或者是別的原因。不過周樹人很清楚,無論如何,這次他都沒辦法站到文人那邊去。

在人民黨解放區待了這麼久,周樹人看到的是人民黨把革命果實全部奉獻給了勞動群眾。對於文人,人民黨則是極為吝嗇的。眼瞅著沒有分享到革命紅利,文人們當然極為不滿。只是這些文人沒有骨氣拿起武器與人民黨戰鬥,所以幾乎整個文人階層都試圖“營救”曾經奮起戰鬥的蔡元培。這也是文人應有的道理。

沉思良久,周樹人終於再次拿起了筆。

幾天後,宇文拔都怒不可遏的拿了一篇稿子找到了陳克,陳克展開一看,卻見上面用紅筆重重的標出了一段,“革命,反革命,不革命。革命的被殺於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殺於革命的。不革命的或當作革命的而被殺於反革命的,或當作反革命的而被殺於革命的,或並不當作什麼而被殺於革命的或反革命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

不顧宇文拔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