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4部分

臺灣地方不大,矛盾甚多。有清一代,福客鬥、泉漳哄,各種集體械鬥、大小民變,從未間斷,此種民風使清朝官員皆稱臺灣為難治之地。在解放臺灣之後,臺灣當地百姓也沒有感到多麼興高采烈。也有一些當地大家族,例如辜家聯絡了一幫當地士紳想建立議會。

人民黨對士紳的態度是幾十年一貫制,認為士紳從來是靠不住的,在大陸的實踐中也證明這種看法絕非空穴來風刻意汙衊。士紳們為了恢復封建傳統,從來是上竄下跳。人民黨乾脆就在政治上完全把士紳排除在外。公務員體系的玻璃天花板中有規定,士紳絕不錄用,士紳子弟最後錄取。這才算是把士紳排除在體系之外。

但是世界上的一個基本常態就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臺灣計程車紳們倒是四處鑽營,鑽營不成,就開始搗亂。搗亂的理由是隨處可見的,例如從大陸運來的很多臺灣沒有的廉價工業品,大大的滿足了臺灣民眾的需求。可這些商品卻擠了臺灣私營主的生意。大陸工業化這麼多年,很多商品在國際上都頗有競爭力,臺灣本身就沒有什麼工業,這麼多商品短期內進入臺灣,立刻讓私營者們嚎叫起來。

另外一個問題則是食糖生意。人民黨在廣西以及廣東大種甘蔗。因為有合成氨這些肥料,中國的甘蔗產量高,加工水平高,還有甘蔗渣釀酒的充分利用技術。蔗糖價格大大低於臺灣的水平。這些蔗糖不僅滿足了中國自己的需要,還佔領了東南亞市場,甚至遠銷到美國與印度。

人民黨手中沒有日元,人民幣也沒有全面覆蓋臺灣。而且按照大陸的蔗糖價格收購臺灣當地蔗糖,人民黨在臺灣的幹部心裡面也不痛快。這得財政部批示才行。所以蔗糖收購速度的確有些慢。

臺灣當地士紳們抓住了這幾個點,有些機靈計程車紳知道大陸已經實施了全面土改,臺灣只怕也逃不掉。所以他們開始鼓動當地私營企業與地主一起反對人民黨。理由是人民黨根本沒有把臺灣當成中國來看,要掠奪臺灣的財富。

如果人民黨真的這麼打算的,同志們被這麼罵罵倒也能做到心安理得。問題是人民黨的經濟政策根本就是在向臺灣傾斜,除了趕走日本人之後趕緊補充完善臺灣原有的社會服務體系之外,還大量提供本地急需的商品,甚至倒貼錢的購買臺灣的農產品。這些做法導致的結果竟然是全面的反對。人民黨不搞這種開拓工作好些年了遇到這個情況,同志們大有怒髮衝冠的態度。

遊行啊!示威啊!搞些極為煽情的演講啊!這幫臺灣地方上士紳為首的人倒是不遺餘力。不管表面上說的多麼冠冕堂皇,整個的想法是要權,要保留舊制度的同時,還要佔大陸這邊的便宜。

人民黨的情報渠道很多,倒是安全域性先把訊息傳遞到中央的。陳克一點都不覺得這種事情有什麼可奇怪的,他只是問了一個問題,“誰是現在的臺灣省省委書記。”

“卓先聖。”陳天華答道。

“地方上的工作我們還是不要輕易干涉。”陳克給了這麼一個回答。

“如果地方上的勢力與日本殘餘勾結起來怎麼辦?”尚遠比較緊張一些。

陳克一點都不緊張,“不怕他們鬧,就怕他們不鬧。這一鬧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這不就看清楚了。我看到現在咱們同志們在原則問題把握的很好,絕對不能對那幫舊勢力做任何妥協。”

“但是臺灣畢竟失散了這麼多年”尚遠覺得陳克的態度有些過於強硬了。

陳克冷笑了一聲,“臺灣失散了這麼多年是事實,而不是理由。按照這說法,寮國省失散了幾百年呢。當地用的都不是漢字,可我們在寮國這地方推行新制度不照樣推行的很好麼。我們搞革命不是搞關係。我們的任務是把中國的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民眾都給儘快帶入新時代裡面。至於他們是喜歡還是怨恨這個新時代,那是個人選擇問題。浙江根本沒有失散過,蔡元培還是以前的老革命家,結果呢?咱們要從根子上挖了舊制度,舊制度的得利者們看到新制度中他們沒了作威作福的本錢,自然是要和我們玩命的。”

情況都分析到了這個地步,同志們也只能這麼暫時終止這個話題。人民黨的制度中是不能越級指揮的,所以除非是政治局或者常委的統一決定,否則在臺灣黨委沒有正式申請彙報之前,政府不能干涉臺灣當地同志的行動。這看似很尊重地方同志的工作,但是這也是很殘酷的方式。一旦失敗就是失敗,根本沒有推脫的可能性。當然,也有藏匿事實編造謊言的應對措施,那麼剩下的就是看各方面的監督機制水平如何的問題。

說完了臺灣的事情,陳克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