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4部分

是沒人肯幹。

劉繼盛是從來不愛惹麻煩,對當村長這種事情更是毫無興趣。只是官府弄得這麼大動靜,他心裡面感到了一種難以形容的不安。

又過了幾天,走了的稅警營在營長鬍漢三的帶領下回到了莊寨。回來之後,胡漢三再次把莊寨百姓給帶到村頭,要求他們三天內把村長給選出來。這算是莊寨的一件新鮮事,雖然百姓沒有膽子去參選村長,可這熱鬧是無論如何都要參與的。

這些天大家閒下的時候也說此事,既然這選出來的村長是管稅收的,大家都想找個為人厚道的有錢人家來當選這個村長。眾人都覺得村裡面的大地主,綽號“三瓦缸”的劉存勇還是比較厚道的,而且劉存勇家裡面地多錢多,按照官府說的,當了這個村長之後,村裡面的稅交不夠,就得讓村長把稅給補足了。以劉存勇的身家,肯定能夠補足這個稅。

可鄉親們看到報名當村長的人裡面,並沒有劉存勇。事實上,願意報名當村長的除了村裡面的幾個潑皮無賴之外,算是頭面人物的只有原先的里長劉繼善。這些莊寨的百姓們對這個選舉也感到不對頭了。里長劉繼善是個官迷,一心要做官。本來就不招人待見,而幾個潑皮無賴更是被人看不上眼。若是他們當了這個村長,那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呢?

既然如此,村民的票自然都投給了劉繼善。潑皮們倒是自己投了自己的票,除了這些人的票之外,劉繼善以空前的高比例當選了新的村長。

不僅僅是莊寨,到了五月初,整個河南各地都進行了“選舉”,不僅要選村長,各級議會的議員,都進行了初步選舉。收到了這些訊息之後,河南都督張鎮芳稍微舒了口氣。這是他總體計劃的第一步。原本張鎮芳並沒想到這樣的計劃居然能夠成功。可實際上恰恰真的完成了。張鎮芳不得不承認,人民黨前師長周鎮濤的確有著不一般的眼光。

確定自己不會主動辭去河南都督一職之後,張鎮芳派人去追周鎮濤。周鎮濤離開沒多久,加上張鎮芳也派人“護送”,最後在陝縣追上了周鎮濤。張鎮芳誠心向周鎮濤請教,許下了五千兩銀子的報酬。周鎮濤最後還是同意了張鎮芳的請求。

周鎮濤給張鎮芳出的主意就是,改組原先的稅收體系,以稅警代替稅吏。透過選舉建立基層官員,在這兩者完成之後,就可以把新的稅收體系與選舉產生的基層官員結合起來,實施強有力的稅收。

在批講新收稅辦法的要點時,周鎮濤指出,“官場上的事情我也不懂,不過稅收一事歸根到底還是能派出去多少人收稅。收稅的時候到底能不能在地方上找到負責此事的人。百姓雖然比稅警多多了。不過百姓分散在各個村裡面,每次收稅能夠以壓倒百姓的人數圍了村子,百姓就不敢造次。當然了,這稅警卻也不能解下私怨。他們若是跟土匪一樣到了村裡面胡拿亂拿,那是私怨,百姓們當然不肯忍氣吞聲。若是收稅就只是收稅,百姓們面對官府就只能認了。”

稅警建立的時候,把以前各地稅吏也給收納其中,要的是稅吏掌握的各地土地情況的實情。加上掌管在各縣的地契,魚鱗冊。大概的稅收情況還是能夠被官府掌握的。而且這稅警獨立於其他武裝力量之外,屬於是直屬河南都督的武裝力量,有了這些法子,加上在開封建設了一所稅警學校,專門培養稅警骨幹。張鎮芳在1912年陰曆五月的時候有了大概三萬人的稅警武裝,即便是裝備不如北洋軍那麼精銳,可張鎮芳終於覺得自己總算是有點河南都督大權在握的感覺了。

莫道前路無知己一九七河南衝突(四)

開封的河南都督府後花園旁的小客廳中,張鎮芳與周鎮濤相對而坐。也許是自幼家教頗嚴的緣故,張鎮芳本人其實不太喜歡奢侈品。張鎮芳的父親一直教育張鎮芳不要“玩物喪志”,所以兩人面前的茶杯中用的是根據地大量出品的茶葉。這種茶葉泡出來的茶,味道濃,不太經泡。香氣不足,苦澀有餘,很能提神。體力勞動者買的起,也很喜歡。

“周師長如此人才,何不留在我這裡?”張鎮芳勸道。

周鎮濤絲毫不為所動,“張都督,前幾日接到家信,您給的賞錢已經送到了家裡,在下的父母很是感激。只是父母催促在下一定要趕緊回家。在下也急著見父母,今天這就告辭了。”

張鎮芳知道留不住周鎮濤,卻還是忍不住繼續勸道:“周師長,這稅收之事甚是緊急,何不多留幾日?”

對於張鎮芳的心態周鎮濤自然是明白的,他正色說道:“張都督,我該說的早都說了。臨別之時我再廢話幾句。收稅這等事不是看百姓交了多少,而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