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8部分

這件事上與人民黨的立場一致麼?”

松平桓雄爽快的答道:“人民黨和北洋政府正在試圖與英法美等國達成一個定額貿易協議,這個協議將極大的穩固歐美各國在亞洲的存在。這個貿易總額將達到一億英鎊之多,也就是每年七億五千萬兩白銀的貿易額。就我們所知,日本在這其中並沒有得到任何份額。”

“七億五千萬兩白銀?此話當真!!”汪精衛的聲音彷彿是染了熱病一般近乎呻吟。倒不是這筆錢讓他起了什麼貪圖之心,而是這個數目把汪精衛徹底激怒了。

“這個協議並非密約,是真是假汪君一查就知道了。”松平桓雄坦然說道。

這時候離席固然失禮,汪精衛也想保持最基本的禮數。只是他的心情根本無法平靜下來,今天得到了太多需要思考的訊息。簡單的致歉告辭,並且約定了下次拜訪的時間。汪精衛有點腳步踉蹌的離開了日本公使館,那是過於憤怒才導致的暫時失態。

望著汪精衛的背影,松平桓雄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此時不是偷著樂的時機。

想給人下圈套,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提供給對方一個思維模式。例如,袁克定想當太子的心情過於急迫,各國公使們就表示支援袁世凱稱帝。袁克定自然就感覺各國公使是真心的,至少袁克定自己相信各國公使是真心的。

在這個思維模式的基礎上,就有了諸多延展的手段。例如,日本公使已經看得出,袁克定認為幹掉了陳克,袁世凱就能成為中國真正的統領者。公使們都知道,袁克定的思路這當然不是事實。且不說這個刺殺行動成功與否,假如刺殺發生了,無論成敗,人民黨就不得不與北洋撕破臉,完蛋的極有可能是袁世凱。袁世凱完蛋了,袁克定肯定一起跟著完蛋。

公使們看似熱情,句句都說到了袁克定心眼裡頭。同樣的話如果說給袁世凱聽,公使們都知道這僅僅是自取其辱。因為袁克定自己願意相信這些,袁世凱就絕對不會相信。

同樣,對於同盟會來說,他們一度認為自己是執掌中國革命的旗手。某種意義上,同盟會也的確在某個階段最先喊出“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口號。只是嘴上喊並沒一絲一毫的用處,決定中國命運的還是北洋與人民黨這兩家擁有強大實際能力的政治組織。

同盟會現階段急切的希望能夠把自己的“首倡之功”變成現實中的政治利益,在這個背景下想煽動同盟會針對人民黨與北洋的敵視心態,就莫過於讓同盟會認為人民黨與北洋沆瀣一氣,兩家都是“反革命”。

很多話並不需要直說,只需要根據對方的心態善加引導就行了。每個人在交流時都有一個潛意識或顯意識的立場觀點,當對方的交談觸動了這個意識,就會主觀認為對方和自己立場相同,從而主觀的認為對方說的是對的。

當然,每個人都有警覺的心理,他們也會考慮到日本方面是不是在挑撥,此時需要的就是說實話。使得同盟會方面對時局的判斷順著日本方面的引導來走。

想到這裡,松平桓雄心裡面的確比較滿意。他從不認為在當前的局勢下,同盟會真的能夠擁有實際控制地盤。更不用說打倒人民黨與北洋,取而代之。日本方面需要的是人民黨與北洋之間的激烈衝突,消耗了中國最強有力的兩股政治組織的力量,把局面搞混。英國方面如果想恢復中國的秩序,那麼唯一能夠利用的力量就只有日本了。

所以袁克定對人民黨的敵意,同盟會對人民黨的敵意。只要能夠善加利用,兩者未必不會在“刺殺陳克”這件事情上合流。一旦刺殺陳克這件事能夠開始,主謀是袁克定的事實被揭露的那一刻,日本就可以坐等好戲上演。

想到這裡,松平桓雄的臉色終於難看起來。想起了英國人,松平桓雄不能不能惱火。

早在1902年,英國和日本為對抗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而結成了軍事同盟。1902年1月30日,英國外交大臣蘭斯多恩侯爵(五世)H。C。K。佩蒂-菲茨莫里斯和日本駐英大使林董簽訂了《英日同盟條約》。主要內容是:締約國雙方相互承認有權保護自己在中國和朝鮮的利益;如英國在中國的、日本在中國和朝鮮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國威脅,或因中朝內部發生“騷亂”而受到侵害,兩國有權進行干預;締約國一方為保護上述利益而與第三國作戰時,另一方應嚴守中立;如締約國一方遭到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進攻時,另一方應予以軍事援助,共同作戰。條約有效期為5年。在秘密條款中還規定:兩國海軍應配合行動;在遠東海域保持優勢。英、日同盟是針對俄國的軍事攻守同盟,也是侵略中國和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