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就什麼都不是。一條窄窄的英吉利海峽能夠抵擋住一個未來的歐洲霸主麼?英國人從來不會如此樂觀。
已經有議員發現,除非有更強大的力量介入這場戰爭,否則英國難以承受在三條線上同時與中國、德國、蘇聯開戰。這樣的外力看來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美國。
在英國爭論不休的時候,壞訊息卻一個接一個的傳來。首先就是中國在印度洋中有了新動作。中國潛艇部隊突襲了迪戈加西亞島的英國海軍,兩艘重型巡洋艦被擊沉,一艘戰列艦被重創。
迪戈加西亞島是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島最大和最南端的珊瑚島,是英屬印度洋領地的一部分。英國把這裡當作自己在印度洋的一個重要海軍基地。中國空軍驚人的表現讓英國艦隊實際上離開了孟加拉灣,進入了印度西部海域。位於迪戈加西亞島的英國港口就成為英國重要的海軍軍港。但是英國人萬萬沒想到,中國潛艇居然直接襲擊了這裡。
事件很簡單,英國軍艦從這裡的軍港出發,迎頭就撞上了中國的潛艇部隊。因為沒想要中國潛艇部隊居然埋伏到了這麼遠的地方,英國方面的注意力都放在海面上而沒有放到水下去。這麼一點失誤就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中國潛艇部隊絕對是有備而來,一輪射擊之後,四艘英國軍艦就中彈。這些一戰後期的軍艦在防魚雷攻擊上表現很差。兩艘沉沒的重型巡洋艦中的一艘,是損管人員經過七個小時奮戰,依舊無法挽救這艘軍艦。
迪戈加西亞島距離能夠維修的基地太遠,這艘軍艦的情況根本開不到那裡去。駐紮當地的皇家海軍印度洋艦隊副司令選擇了坐灘,希望為以後打撈減輕點難度。最後坐灘也沒有成功,這艘軍艦隻有一截桅杆在漲潮的時候還能被看到,其他的完全沉入了海水中。英國在印度洋裡面只有這麼一支“八八艦隊”,轉眼間就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實力。
壞訊息並沒有就此結束,7月1日,中國突襲了印度洋上南安達曼島東海岸的布萊爾港。這裡是整個安達曼群島最重要的港口與城市。布萊爾港的守軍表示中國出動了大規模的傘兵實施了空降作戰。到了7月1日下午,布萊爾港最後一通電文是從地方官的官邸兼辦公地點發出的,“中國軍隊已經包圍了我們,我們已經抵抗不下去了。”
安達曼群島位於孟加拉灣與安達曼海之間。北隔普雷帕里斯海峽與大陸相距約220公里。南隔十度海峽遙接尼科巴群島。共有204個島嶼,以北、中、南小安達曼島為主,有些島嶼無常住人口。面積6,461平方公里,最大的島嶼為中安達曼島。
從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或者從中國正在開鑿的克拉運河進入印度洋,都要經過這片群島。安達曼群島遭到攻擊,證明了中國進入印度洋的態度已經十分堅決。即便是德國的威脅近在咫尺,不少反對現在對德國宣戰的英國議員們直接要求英國先與中國作戰。而不要同時與中國、德國、蘇聯同時開戰。
張伯倫從來不是一個恐懼戰爭的政治家,在這個階段,他也很清楚的認識到,必須與德國開戰。如果英國與波蘭還有一個盟國協議的話,法國人就是單純與波蘭簽署了安全協議。確定保證波蘭的安全。
礙於波蘭加入英國的同盟,法國對波蘭被瓜分的事情再著急,也沒辦法拋開英國單獨幹。畢竟波蘭是英國的盟國,法國人總不能皇帝不急太監急。最近法國人天天要英國人表態,英國也被逼急了。
張伯倫很清楚,如果此時不對德國宣戰,就德國與蘇聯近期的熱乎勁,是不要指望禍水東引能夠成功。那時候英國人可就不僅僅是丟了面子,連裡子也丟的乾乾淨淨。
這位政治家非常聰明,張伯倫與自己黨派的成員經過了詳細的磋商之後,他並沒有選擇發動戰爭,而是選擇了辭職。
在張伯倫辭職之後,一支援對德強硬立場的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丘胖胖就被英王任命為新內閣的首相。在第一次內閣會議上,丘吉爾把他在新加坡戰役時發出的那段話又講述了一遍,“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下議院最終以381票對0票的絕對優勢表明了對丘吉爾政府的支援。
1939年7月7日,丘吉爾政府正式向納粹德國宣戰。在選戰中丘吉爾還是發揮了英國人的精明,他並沒有對蘇聯一起宣戰,丘吉爾叫喚的再響,也不等於他敢和中、蘇、德三國同時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