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盛世的迷案:卜案·大唐李淳風傳奇
第1節:序 長安城中的不靠譜青年
序
長安城中的不靠譜青年
若有閒暇,不妨來說一個故事。不涉及廟堂朝臣的驚心傾軋,也不描摹江湖幫派的殊死搏鬥;拋開那些足以把講述引入歧途的繁文縟節以及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血腥氣味,說一些即將消湮在發黃卷帙中的舊事和一名從容行走於浮世華光中的男子。
於是請出李淳風。對此人興趣源於五年前,某次翻檢資料,看到了有關推背圖的說法。相信它的人視之為中國古代七大預言之首,道從唐至民國,千年朝代更迭、重大事件都可以在此圖中找到端倪。一時好奇,找來看了一下,大失所望:文辭粗糙、不古不今,多數是後世並不高明的偽作,所謂靈驗,穿鑿附會罷了。
置之不理,卻記住了傳說中推背圖的作者:袁天罡、李淳風。二人均生於唐初,彼此間一說是師徒,一說是對手。再作考證,袁是道士身份,在正史中並未留下痕跡,虛構居多;倒是李淳風實有其人。《唐書》記載,李為“岐州雍人。幼爽秀,博涉群書,尤明天文、歷算、陰陽之學。貞觀初,以駁傅仁均歷議,多所折衷,授將仕郎,直太史局”。
這仍然是一個語焉不詳的介紹,只是說明他當過唐太宗的太史而已。真正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他所做的事情。首先,此人是一名數學家,是第一個推匯出測量椎體體積公式的中國人。我們所熟知的《九章算術》,正是由他註釋,併成為當時的全國統一教材;其次,他是天文學家,在張衡渾儀的基礎上發明了三辰儀①。至今於故宮儲存的渾儀,便沿襲了他千餘年前的規制;第三,他也是氣象學家,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力定級的人。在著作《乙已佔》中,將風分為八級,被公認為氣象觀測技術規定最早的里程碑。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其人涉獵學科之廣、研究之深也令人咂舌。倘若是西方人物,大約早已像伽利略、哥白尼一樣編入了科學史,但中國古代對於格物致知的自然科學,大多抱有一種敬畏態度,以為與神、巫、術數之類有關。因此,在民間傳說中,李淳風被形容為似劉伯溫、陳摶那樣遊戲人間的半仙或智者,能知過去未來,出入陰陽兩界。《太平廣記》中,就有北斗七星幻化人形,被他識破的故事。這也正是世人將六壬課術、推背圖歸於李氏名下原因所在。
之所以要不厭其煩地記下這些瑣碎,其實是因為在這一系列故事中,對李淳風仍然採取了將錯就錯的誤讀。這一點,大概是要對他說抱歉的。說到底,我亦無此義務或意願,要還他的本來面目,只不過借用這個遊走於傳說和歷史之間,隱現在虛幻和真實邊緣的人物,連綴幾個發生在初唐時期的故事,當作寂寞人生的文字遊戲。拂去史書與傳說中光怪陸離的浮塵,彼時的李淳風也不過是長安城中無所事事、有趣且無聊的尋常青年,偶爾一本正經,有時極不靠譜。
故事隨意,人物隨意。寫者隨意,觀者隨意。
第一卷 傀儡術
稗史有載:《黃帝內經》有《靈樞》之章,內附人身經絡圖,可控人心智,稱為傀儡術。此術不祥,易為心術不正者用之,故世之不傳。秦始皇統一六國,偶得經絡圖,便將此圖鑄於銅人之上。後經戰亂,銅人被銷燬,經絡圖亦不知所終。
大唐貞觀初年,長安。
不論後世史官如何粉飾,這絕非唐王朝最好的時代。廣袤東土尚未從數十年戰亂爭鬥中恢復元氣,所有被後人稱頌為清明盛世的跡象也還不曾表露。這一年的冬天異乎尋常地寒冷,北至遼東、南至江淮,各地官員報告災情的奏章如同此刻正在飛揚的雪片一般,向王朝的指揮中樞蜂擁而來。戶部官吏無須驗證這些報告的真實性,因為已經有大批災民從附近村鎮中一路逃荒而來,有些甚至來自更遠的陝西、河南等地。接連兩個月無休止的大雪壓垮了他們簡陋的房屋,缺乏食物的村民往往闔村遷徙,沿途中因為老病凍餓而死去的人不計其數。
長安成了他們唯一的希望。每日清晨城門例行開啟的時候,門外總有十數個甚至上百滯留城外的人:他們衣衫襤褸、面黃肌瘦、表情呆滯。偶爾也有一兩個倚牆而坐,面色青灰,紛亂的鬍鬚和頭髮上結滿冰碴,有著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安靜。士兵抬走這些屍體時甚至無人哭泣,因為大家只想要擠進城去,彷彿那就意味著活下去。守城兵士已接到命令,嚴格控制流民數量,但真正執行起來卻相當棘手。每一天、每一座城門都會發生一些小規模的衝突或騷亂,甚至連禁軍也不得不被派遣來巡查,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