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們踩著蹬腳石過河,面帶憂色站在那裡的正是金正日同志;後來他指示在這裡架橋。

那天,他讓孩子們上學去以後,啟程去現場指導時,向有關部門幹部一一瞭解這裡的情況,說孩子們踩著蹬腳石過小溪上學,該多麼不方便。他說:

“給孩子們過的小溪上架一座橋吧。”

隨同他的幹部說,過河的孩子只有十來名怎麼能專為他們架橋呢。

於是,他嚴肅地說:

“別說十來個人,就是一兩個人也好,給他們架橋吧。怎麼能用人數來衡量國家的珍寶呢!

“趕緊給孩子們架一座寬闊漂亮的橋吧。”

他的這一席話激起了幹部們的熱情。

這樣,橋架起來了。

蹬腳石匿跡,在堅固的混凝土虹型橋上,不只是孩子們走這座橋,來往於年年豐收的田野的汽車和拖拉機也賓士而過。

為了把這感人肺腑的故事世代相傳,在橋頭上刻下了“愛之橋”的字樣。

在婦產醫院前大街

這是金正日同志對某一單位作現場指導後的第二天清晨。

他急忙登上轎車握住方向盤,催隨員快上車。

他見那位隨員有些躊躇,便說,剛才接到發生了急事的訊息,要趕快動身去。

隨員想說要把司機叫來,可是車已開動了。

車窗外,行道樹,電線杆飛快掠過。

隨員想到他是有了急事,但因為車速太快一刻也放心不下,心情好不平靜。

不覺間轎車駛入平壤婦產醫院前大街。

以全速疾馳的車突然放慢了速度。

原因是好幾百名學生隊伍步入300米前的人行橫道。

隨員心裡著急,向他提議鳴笛。

但是,他默不作聲徐徐把車剎住。

學生們從容地走過人行橫道。隨員心想:何必在這時候走過人行橫道。

隨員心裡責怪孩子們。

“金正日同志,時間緊迫,鳴笛”

隨員把話說到半截說不下去了。

金正日同志好象忘掉時間緊迫,面帶微笑望著車窗外面。

他彷彿被孩子們的面貌吸引住了,一直微笑看望他們。

過了好一會兒,他平靜地說:

“看來,他們是去做好事的,不能鳴笛叫他們受驚。

“即使我們慢點走,也不該讓孩子們受驚啊。”

金正日同志說著,好久停留在首都十字路口等候孩子們的隊伍都走過去。

那天,不僅有路過十字街的學生,還有交通警察、步行的和坐車的,但誰也不知道坐在普通轎車握著方向盤的正是我們寤寐思念的金正日同志。

載四個孩子的專機

在烈日炎炎的非洲中部,我國駐某國使館進入8月就忙著為回祖國進小學的孩子做準備。因為使館人員的四個孩子要回到祖國去,趕在9月1日開學日上學。

但是,直到8月底還沒有弄到飛機預售票,孩子們沒能及時啟程,使館人員非常焦急。

即使坐班機回去,恐怕也趕不上開學日了。

有一天,使館接到通知:祖國要派專機去,讓他們做好迎接的準備。人們想:專機要到,那必定是高階代表團要來。

於是,使館人員按外交慣例與駐在國取得聯絡,趕忙做迎接專機的準備。

這樣,孩子們回國入學的事自然就推後了。

專機準時飛抵該國機場。

我使館人員和該國禮賓司官員一道出迎機場等候。

但飛機沒載任何代表團,從飛機走下來的只有專機乘務人員。

大家都發愣,呆呆地站在那裡。

這時,一位飛行員走到他們跟前用激動的聲音說:

“親愛的金正日同志為了讓四個孩子在開學日按時到校,派來專機接他們回去!”

這真是夢一般的事。

為了接回四個孩子,一架大型飛機越過重洋,從地球的一角飛向另一角,這真是出乎意料的事。

飛行員說明了這件事的經過。

有一天,金正日同志在檢查新學年的開學準備情況時,瞭解到我國駐非洲某國的使館外交人員的子女,因為交通不便沒能及時啟程,不能按時入學。

怎麼辦?靠正常途徑是無法解決的。

幹部們面面相覷。他們認為,既然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就不必再考慮了。四個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