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魁,你也太沉不住氣了,你這樣莽撞,豈不是要害了我們大家?”
年輕人愧疚是垂下頭,低聲道:“師父,弟子知錯了,可王頭領他”他的話剛出口,坐在他旁邊的年青女子,伸出手狠狠的掐了他大腿一把,年輕人一咧嘴,不敢再吭氣。
短鬚漢子輕聲說道:“當務之急,是讓掌櫃的入土為安,接下來再想法子替他申冤。”他的話一語雙關,在座的幾個人,自然聽得懂,而別的什麼人,即便聽到了,也很難弄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
看看其餘五個人都點頭贊成,短鬚漢子接著說道:“可是現在氣候不好,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是兩事並舉,雙管齊下,以防夜長夢多。來,今天大傢伙一定都走得乏了,多喝幾杯,然後找個地方住下,好好歇歇,明天就能到寧波了。”待上菜的夥計轉出去,又揀起方才的話頭說道:“我看不如這樣,就由我和黃兄去衙門遞狀子,替掌櫃的伸冤,這冤有頭債有主,天道迴圈,報應不爽啊!”
三個年輕人聽得明白,未免有心搶著去為頭領報仇。卻被高壯漢子的嚴厲目光所阻止,聽他接過話頭道:“好,就這麼辦吧,你們放心,我和幾個孩子會把掌櫃的後事辦得妥妥帖帖,並給你們留著門,大夥一起上路。”三少看起來對其極為敬重,儘管心中頗有不甘,卻沒再提出什麼異議。
六個人草草吃罷飯,小鬍子和儒生先行離開,找客棧投宿。高壯漢子則領著三個年輕人,另找了一家旅店,要了兩間上房。
你道這幾個人是何來路?原來,他們就是大嵐洞主的忠實部下,短鬚漢子乃東海神龍喻英隆,儒生裝束的是世忠營首領黃宗羲,差一點闖禍的是年紀最小的陳魁,那對年青男女便是小夫妻雷武陽和陳霜,而高壯大漢不用說就是崑崙遊俠岑雪玄了。
三年前,太湖血戰之後,一干江湖英雄同上四明山,加入了大嵐洞主王翊領導的抗清義軍,被編進了黃宗羲的世忠營。後來,由於義軍中的地主武裝,見清盛明衰的趨勢已經無法逆轉,喪失了繼續戰鬥的信心,先後向清廷投降,掉過頭來幫助清兵來圍剿義軍。從而使義軍腹背受敵,連戰失利,不久便被清軍各個擊破,殘存的義軍,分成幾路突圍,黃宗羲等人西進,躲進了百里之外的會稽山,而王翊則東撤到了翁洲。
清軍四處搜捕了足足有一年多,也沒能抓到義軍的首領,只得作罷。見外面的風聲漸緩,耐不住寂寞的大嵐洞主,豪興再發,決意重豎義旗,東山再起。遂帶了幾名親信,悄悄來到奉化一帶,暗中組織民眾,奮起抗清。
訊息傳到會稽山,黃宗羲等人自然是歡欣鼓舞,當即起程匆匆趕往奉化,要與大首領會合,再興義旅。可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竟然還是來遲了一步,首領已然被官府逮捕並殺害。眾英雄義憤滿腔,憋足了勁,要為首領報仇雪恨。
就在當天的晚上,他們分兵兩路,喻英隆和黃宗羲潛入縣衙,正趕上知縣因為捕殺王翊得到上司的嘉獎,而設下酒宴請屬下官吏慶功。兩位義士見狀,怒髮衝冠,突入席中,刀劈劍戳,拳擊掌拍,放倒了二三十個人,專揀頭戴藍翎官帽的主下傢伙,砍了三顆人頭衝出了縣衙,直奔西城門。
與此同時,岑雪玄帶著雷武陽和陳氏姐弟,業已控制了西城門,放下城頭高竿上王翊的首級,用綾子包好,再將喻、黃二人提來的三顆人頭掛了上去,然後,順著事前備好的長繩,一個接一個滑下了城頭。
最後有個下城的是崑崙遊俠岑雪玄,為防備清軍的追趕,再距離地面還有兩丈多高的地方,他發力扯斷了繩索,這樣一來,官兵就得去開關提閘,會耽誤許多的時間。
此刻,城中義軍亂成了一鍋粥,等那些縣衙的捕快,及負責城防的綠營兵發現群雄的蹤跡,開啟城門追出來,哪裡還有半個人影,深更半夜,月黑風高,被義軍嚇破了膽的眾官兵捕快,只是在城門口嚷嚷著轉悠了幾圈,就都學了縮頭烏龜,退回了城中,根本沒人留意城頭高竿上的人頭已經由一個變成了三個。
等到第二天一早,才有人發現有些不對勁,連忙弄下來一瞧,方知道是昨夜被殺的縣丞、典史和團練頭子的腦袋。僥倖逃過此劫的知縣,慌不迭的上書寧波府尹,請求派兵圍捕王翊的餘黨。
寧波知府接了告急文書,也慌了手腳,隨即給屬下官吏下了死命令,限十日之內,捉拿行兇的叛匪。於是乎,整個寧波府所轄的州縣村鎮,清軍及團練武裝,還有官差捕快,傾巢而出,大肆搜捕捉拿他們認為可疑的人,一時間直鬧得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第47章 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