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院外大街上,果見一個小男孩正沿著牆根走遠。在刺骨的寒風裡只聽他的哭泣:“媽媽你哪裡去了?如何滿地是血我滑了一跤。
狄公警覺,回過身來命道:“備馬侍候!”
狄公飛馬馳出衙門,很快追上了那小孩。他勒定韁繩,下馬來將小孩扶上馬鞍。
“我領你去找媽媽,休要哭泣。你爹叫什麼名字?住在哪裡?”
“我爹爹叫王麼哥,是個小販,賣餛飩的。我家住在孔廟西邊一條小巷裡,離西門不遠。”小孩輕聲答道,眼中還噙著淚水。
“這不難找。”
狄公驅馬沿著積雪的大街小心翼翼向孔廟行去,兩名衙役騎著馬一聲不響左右護定。雪紛紛揚揚又下了起來,北風颳在臉上,絲絲作痛。
“你叫什麼名字?”狄公又問那孩子。
“我叫寶生,你你是衙門裡的大老爺吧?”小孩聲音顫抖。
“哦,寶生,你爹上哪裡去了?”
“老爺,我不知道。爹爹回家來與媽媽吵架了。媽媽沒有準備好年夜飯,說家裡沒有白麵了,爹爹罵媽媽,讓媽媽去質鋪找沈掌櫃去,媽媽哭了,我只得躲到旁邊,不敢去勸他們。我認識米鋪的一個小夥計,我想家裡沒有吃的,不如去向那小夥計借幾斤白麵,也好叫爹媽歡喜,誰知跑到米鋪,沒找見那小夥計,我只得空手摺回家來。到得家裡一看,爹爹、媽媽都不在了,還滿地是血呵,我還滑了一跤。”
他又抽泣起來,小小的身子顫慄不止。狄公將他裹在自己的皮袍內,勒緊韁繩,加快了步子。
到了孔廟門口,狄公先翻身下馬,乃將王寶生扶下了馬鞍。他對衙役說:“王家就在不遠的小巷裡,我們就將馬拴在這裡,一路休得高聲說話。”
王寶生領著狄公穿入一條狹窄的小巷,小巷兩側的房子,朽木爛瓦搖搖欲墜。他指著一扇虛掩的木門道:“老爺,這就是我的家了。”
小屋內閃著昏黃的燭火,十分寂靜。小屋的樓上卻燈火通明,隱隱傳出亂哄哄的嬉鬧聲。
“寶生,這樓上不是你家?”狄公問。
‘樓上住著劉裁縫。我家住在樓下。今夜劉裁縫家大擺酒席,請了許多客人。”
狄公命衙役:“讓這小孩和眾賓客都留在樓上,單請那劉裁縫下樓來見我。”
狄公推開木門,走進了王家的小屋。
屋子裡空蕩蕩,寒氣逼人。壁角支著一個木架,木架上閃爍著一盞小小的油燈。屋子中央安放著一張簡陋的木製方桌,方桌上擱著三隻藍邊瓷碗、一個瓦罐和一柄菜刀。菜刀上濺滿了鮮血,鮮血從桌面沿桌腿一直流到石板地上。石板地凹凸不平,窪處積貯了一灘一灘的鮮血,令人駭目驚心。
一個衙役說:“老爺,這柄大菜刀無疑是兇器,這麼多的血!”
狄公點點頭,用手拭了拭那菜刀的鋒刃。鋒刃上的血尚未乾凝。屋子靠牆並排放著兩張床,一大一小。汙黑的牆壁破敗不堪。西面有個門闕,通向廚房。
狄公走進廚房,用手摸了摸鍋灶,鍋灶內柴禾灰是冷的。他搖了搖頭,又走了出來。
那衙役忍不住又開口道:“老爺,這王麼哥家恁的貧窮,似不會是強人盜劫殺人。”
狄公低頭忽見那張大床的床腳邊有一幅絹帕,忙彎腰揀起。借燈光一看,絹帕上面金絲繡了一個“沈”字。
“那王麼哥的妻子必有奸值!寶生去米鋪後,王麼哥發現了這方絹帕。那‘沈’字必是姦夫的姓,寶生頭裡不是說什麼質鋪的沈掌櫃麼?王麼哥見妻子不曾準備夜飯正在火氣頭上,又見了這方絹帕,如何消得這口氣?掄起那柄菜刀便將他妻子殺了。——這正是順理成章之事,並不稀罕。此刻,那王麼哥必是掩藏屍身去了。”
衙役道:“老爺判斷得是。小人見到過那王麼哥:體軀魁偉,像一頭牛。整天挑著一副餛飩擔三街六市上序列。”
狄公想起廚房一角果有一副餛飩擔。
另一名衙役拽著個乾瘦老頭走進屋來。那老頭顯然已經醉意朦朧,走路飄飄然,腳跟難著地。斜著一對發紅的小眼睛瞅著狄公傻笑,又噴出一口濃烈的酒氣。——狄公心想此人必是劉裁縫了。
“劉裁縫,這幢房子裡發生了人命案,你適才聽見了什麼或看見了什麼異常沒有?”
劉裁縫眯起小眼睛一笑,打了一個飽嗝,說道:“那個女人終日東遊西蕩,能有什麼好事?眼裡只認得銀子,王麼哥與我一樣都是窮漢,嘿嘿她已看上那開質鋪的沈掌櫃了。錢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