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散發出來的靈氣,亦全部被掉落在它上面的九九散魂葫蘆吸收,所以在九九散魂葫蘆藏身的那個山谷才會寸草不生。

這個靈脈對莫真而言,也是很重要的。

以前靈脈有鴻蒙紫氣為其掩蔽天機,它所散發的靈氣,又被九九散魂葫蘆完全吸收,所以直到現在,葫蘆山的靈脈都沒有被人發現。

現在鴻蒙紫氣已經進入了莫真的紫府識海,九九散魂葫蘆亦已經一化為三,早已消散於天地間,只要莫真一離開葫蘆山,鴻蒙紫氣就會跟著離開葫蘆山,沒有鴻蒙紫氣為靈脈掩蔽天機,沒有九九散魂葫蘆吸收靈脈散發出來的靈氣,這個靈脈遲早會被人發現。

在當前大部分靈脈都已枯竭的形勢下,葫蘆山靈脈只要一被人發現,就會引起爭奪,人多粥少,靈脈所面臨的局面,絕對是過度的開發。

不能讓人發現靈脈!莫真可不想眼睜睜的看著靈脈被人過度開發,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個珍貴的靈脈因為過度的開發而消失。

他想了想,當他把目光落在了塘邊的一塊石板上時,心中一動頓時有了主意。

從登山包裡拿出那件厚實的軍棉大衣,他將大衣放到塘水中,使其浸滿了塘水,然後將這一件溼潤的軍棉大衣包住了那塊大石板,並用繩索綁緊。

塘底深洞呈葫蘆形,洞口大,洞底也很大,只有洞腰束細,綁有軍棉大衣的大石塊正要能將中腰遮蓋得嚴嚴實實的,不過,莫真並沒有將洞口完全遮住,而是留下了一個小孔。

他擔心將洞口遮住了之後,洞底的靈氣不能透過洞口散發出來,可能會給洞底的靈脈造成不好的影響,遂故意留出了一個小孔,以便於靈脈靈氣的散發。

這樣洞底靈氣的散發途經被限制在他留下的這個小孔上,洞底靈氣的散發程度,也被小孔所限制。

如此程度的靈氣洩露,自然很難引起他人的注意,這樣一來,莫真就不用擔心洞底靈脈會被人發現了。

本來他還擔心塘水會順著小孔往洞底下流,直至將整個葫蘆洞淹沒,然而,他剛一將洞口用石塊蓋住,就看到一連串的氣泡從小孔處冒出,漸漸的,隨著洞底靈氣散發速度的加快,從小孔處冒出的氣泡也連成了一線,就象是有人在洞底往外吹氣似的,直接將洞底的塘水排擠到上層,使得洞底再次被靈氣灌注成空靈狀態,一縷縷靈氣順著小孔飄浮到水塘的水面上。

這樣一來,塘水便被洞底的靈氣阻礙在小孔之外,根本就無法滲透到洞底下了。

解決了靈脈的問題,莫真這才放下心來,他離開山谷來到了一個用原木搭建的涼亭裡。

涼亭就建在半山腰,周圍林木參天,一陣山風吹過,使得山間的樹木發出呼呼的濤聲,抬頭看天,黑乎乎的天空裡綴滿了星光,俯視大地,在遠方的燈火珊闌處,就是那不夜的城市。

莫真在涼亭中間的石桌上盤膝坐下,他靜心安坐,努力使自己進入到引魂訣所要求的靜寂狀態。

這是莫真第一次修煉引魂訣,也是他第一次進入修煉狀態,入靜之後,他便感覺丹田內點燃了一朵不滅靈光,他雖然沒有睜開雙眼,但在不滅靈光的照耀下,卻能看到涼亭周圍有無數的靈魂之光在閃耀著。

那些靈魂之光有的緊貼在地面,有的卻是飄浮在半空中。

緊貼著地面的,是存在於地上青草裡面的靈魂之光,而飄浮在半空中的,則是存在於樹木中的靈魂之光,從大小上看,樹木上的靈魂之光,明顯要大於青草,而且在凝聚程度上,樹木裡的靈魂之光也要強於青草。

同時,他還感覺到在空氣中飄浮著無數的細碎光點,尤其是在山谷窪地的池塘裡,竟然有一道手指粗的光柱從池塘中間升空而起,他知道,飄浮在空中的光點,就是存在於空氣中的靈氣,從池塘底下升騰出來的,則是塘底靈脈散發出來的靈氣。

莫真一邊感應著四周的靈氣和靈魂之光,一邊按照引魂訣的玄妙方式執行著體內的不滅靈光,隨著不滅靈光的執行,他的丹田便產生了一種微弱的吸引之力,也就是在這股微弱吸力的作用下,他身體周圍的靈氣與靈魂之光,全被被他吸入丹田之內。

外界的靈氣與靈魂之光被吸收到丹田,並在丹田內部不滅靈光引領下按照引魂訣的玄妙方式進行運轉,每轉一圈,靈魂之光便在不滅靈光的作用下轉化成真氣回流入丹田,而從體外吸收回來的靈氣,則是直接被轉化成真氣迴歸丹田。

在這個過程中,真氣每流經一條經脈,每流經一個穴竅,都會將其所流經的經脈與穴竅擴充套件一番,凡是真氣所流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