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路因為沒有錢需要用明年的農業稅來頂,所以剛才始並不是有多少人響應,雖然說路修好了,利益的是當時的老百姓,但這出力弄不好不討好的活,大家還都是想觀望一下。
要說這事之所以這樣的順利還是王閣鄉帶的頭,尤其是被洪水肆虐最嚴重的孫家鋪子,劉寺莊,李莊,大吳村和王閣村村民,他們不旦出了足夠的人力修建火店鄉到王閣村的公路,同時還擠出了三百壯漢向馮思哲報道,說他們可以支援其它鄉鎮的公路修建。
因為有了這些村民的帶頭作用,這大修路工程就得以順利的實施開來,各鄉鎮,各村村民是湧躍報名,一時間人員充足之下,修路的程序也很快,本來預定是要兩個月工期,趕在農業豐收之前完成的,可看現在這個樣子,估計也就在有半個月就可以完成任務了。
馮思哲很高興,看著己經修好的平整路面,雖然說不是柏油路,可好歹行車不在會有什麼問題了,現在小車,大運輸車都可通行,這將對一個月後農業大豐收的運輸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了。那個時候這條路的作用就會彰顯出來,如此今年農業得以大豐收,好的農作物能以高價賣出去,那明年的土地大家就會搶著種,那時就在也沒有什麼荒種之說,農業稅得以收齊,這大修路的錢自然也就湊出來,這便是良性迴圈了。
在馮思哲大加感嘆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是無限之時,市裡也迎來了省紀委部門派來的督查組,此督查組的任務竟然就是直指向馮思哲的。
要說這個曹金髮的確不是什麼好東西,他感嘆著也知道馮思哲在永陽市裡有一定的關係,甚至幾名常委都對他很好看,想著如果這封檢舉馮思哲和王瑞華有不正當男女關係的文章到了市裡怕也起不到什麼作用,他這便直接的把信件郵到了省紀委,想著你馮思哲在厲害,在省紀委中總沒有什麼人了吧。
要說也是曹金髮命好,或是說馮思哲的運氣不好,這封信本來到了省紀委後也沒有引起什麼人的重視,畢竟只是一個副縣長的男女問題,在加上曹金髮怕事情辦不好馮思哲會給他小鞋穿,所以他採取的是匿名舉報,如此更沒有引起重視,省紀委決定要把這封信移交到永陽市紀委,由市一級紀委出面即可了。
可這封信還沒有送到市紀委,就被正好來到中州省檢查工作的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文超英拿了個正著。
說起來也是巧,這一次陪同文超英前來的還有他的兒子文如豪。
這一次國務院辦公廳也隨人同中央辦公廳一起到地方檢查工作,而在國務院辦公廳工作的文如豪便也跟著父親來了。文超英這樣的大人物自然不會關心馮思哲這樣的一縣副縣長,可文如豪不同,別看他在京都,在中央工作,但對馮思哲這個情敵確是使終念念不忘,尤其是馮思哲最近還寫了兩篇轟動政壇的文章,那想讓別人忘記他就更加為難了,為此文如豪到了中州省後就馬上找了父親的助理張鑫,讓他幫忙打聽一下從哪方面能找到馮思哲的一些線索和麻煩。
也是該著,當時文如豪找張鑫助理的時候,正好省紀委副書記兼監查廳廳長程金豹就在現場,他多耳聽到這一嘴,這一聽他就感覺到馮思哲的名字是如此的耳熟,在一細想,想到了他曾看到過有關馮思哲的一個舉報信。之所以這個信件會引起他的注意,還是因為馮思哲的年紀太輕了,二十出頭的人就當了一縣常務副縣長,這才引得他的注意,可沒有想到文家公子竟然也對這個人感興趣,他本以為他們是朋友,這便連忙的站出來,把他知道馮思哲的訊息,還說有人慾汙陷馮思哲的信件一事也給講了出來。
文如豪一聽有人舉報馮思哲在縣裡亂搞男女關係,當即就如獲至寶,表示要看看這封信。
本來按紀委的組織原則,這封信是不能給非紀委人員看的,可是考慮文如豪是文超英的公子,程金豹也就不好說什麼,把信就給找了出來。
看著文如豪在那裡看信,程金豹還解釋著說,“文科長,我估計這事就是下面的人捕風捉影,當不得真的,你也不要相信。。。。。。”
“為什麼不信,即然有群眾舉報,我看這件事情就要好好的查一查才是。如果是這個馮思哲真有問題,那就要批評指正,如果沒有問題也算是洗清他的汙名嘛。”文如豪學著父親的樣子向著程金豹回了一句。
本來程金豹以為他們是朋友的,可是現在一聽文如豪這樣說,他才感覺到,感情他們兩人不但不是朋友,弄不好還是仇人呢。這樣一來他就把目光看向了張鑫,他想聽張助理怎麼樣說。
過年時,文超英被馮思哲和他的外公合夥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