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見面聊的這半個不時,兩位幹部的前途就這樣定了下來,這便是當權者的權力,要麼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周星星搭上了馮思哲這條大船,以後的路一定會好走許多的。
事後在馮思哲午休完,在他的要求之下,李一格和永陽市常務副市長連同市政法委書記羅金龍一起陪同著他前往了大湖縣。這三位同志都曾經在大湖縣工作過,所以挑選了他們三人,倒是孫中平與王唯都沒有去,他們留在了永陽市處理日常工作。
這一次去往大湖縣相較而言車隊更加壯觀,有了馮思哲帶的十多輛車子在加上永陽市的十多臺車子,那真是一個龐da的車隊,一行人在警車開道之下向著大湖縣而去。而得到通知的大湖縣早就做好了準備,縣委書記王銘和縣長江榮早就帶著縣委縣政府的一批人於路旁守候了。
說起來,不管是王銘還是江榮都是馮思哲以前的同事之一。在馮思哲在大湖縣任縣長的時候,王銘就是副縣長了,只是很普通,管著信訪,宗教,民族那一塊,基本上沒有什麼實權,後來還是馮思哲之後才漸漸掌握了更多的權力。江榮更是馮思哲在時提拔起來的幹部,被任命為了大湖鑄廠的廠長,在馮思哲的指導之下,廠裡有了規模,有了效益,人也就一步步進入了縣政府,成長了起來,終成為了一縣之長。
在大湖縣的路口,王銘和江榮都在等候著,對於馮思哲回大湖縣看一看,這可是他們十分願意見到的事情,能有機會與省委常委見見面,聊聊天,增進一下感情,這對於他們以後的仕途之路只有好處可言。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磕頭大禮
車隊終於來到了大湖縣,時間要比預計的晚上半個小時,原因自是因為馮思哲一路之上都在觀看著沿途的風景,車隊曾兩度停了下來,一處是橋旁,當時這個橋可是馮思哲帶著人親自修的,當時為了節約縣裡的資金,他還特意的從市軍分割槽調的人,這是他在基層工作的成績之一,也是軍民合作的成果之一。第二處便是在一村子旁,正好有村民從這裡走過,車隊停了下來,馮思哲與他們聊了一些,當知道大湖縣很堅決的貫徹黨中央的相關政策方針,百姓因此而獲得之後,馮思哲顯的非常的高興。
這樣,當車隊一在大湖縣進城路口停下來時,馮思哲一下車就上前握住了王銘與江榮的手,大聲的說著,“兩位父母官辛苦了,大湖縣發展的很好,我很欣慰呀。”
馮思哲一下車就表揚了他們,這讓王銘與江榮十分的高興,領導對自己工作的肯定就是對他們工作成績最好的褒獎之一。“哪裡,這一切都是馮縣長當初基礎打的牢,打的好。”江榮歎服著說著,做為一縣之長,縣裡的經濟可以得到如此快速的發展,他當然功勞不小,可實際上他清楚,在他接任縣長之位後,大湖縣不管是基礎設施,還是相關產業,甚至是道路都是附近縣城之中最好的,有了這些良好的基礎,在想幹起什麼來自然就是事半功倍了。
“哎,老江,現在要叫馮書記。”王銘連忙於一旁糾正著這錯語。
“不礙事,不礙事,縣長這個稱呼聽起來讓我很舒服呀,呵呵。來,我要與大湖縣的幹部們都握握手,你們工作辛苦了。”馮思哲此刻的心情比在永陽市還好,都說近鄉情怯,在來大湖縣的路上,他還真擔心這裡發展的不好,如果是這樣他要情何以堪,不管如何他曾在這裡工作過,這裡發展的不好,也有他的一份原因在其中。可是一路上看到的讓他很是欣慰,大湖縣的確發展的不錯,至少相比起來,各項發展指標己經附近幾個縣的翹楚了,這足以讓他自豪與驕傲。
在馮思哲好心情之下,其它的縣委各班子成員紛紛走上前來,和馮思哲握手致意。輪到一頭髮有些白的中年男子時,馮思哲第一時間就認出了他,“你是吳用同志。”
“是的,馮縣長還能記得我?”吳用顯然也是十分的驚訝。
當初吳用並不與馮思哲一條心,後來還是因為看著人家做了實事之後,有些感動了,這樣他才變成了實用型幹部,而當時他不過是縣政府辦的一名副主任,如今己經是縣委常委之一,縣委辦主任了,雖然還是幹著伺候人的活,可是他工作兢兢業業,倒也搏得了大家的愛戴與認同,更重要的是馮思哲可以在第一眼認出他來,這著實讓他受寵若驚,想一想,馮思哲現在的位置之高,一天天要接觸的人何其之多,而還能在茫茫人海之中第一眼就認出自己,這足以讓他驕傲了。
“呵呵,怎麼不記得,這個水泊梁山大軍師的名字我一直可是記憶尤新呀,呵呵,現在都是縣委常委了,很好,發展的很好嘛。”馮思哲握著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