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部分

空洞表情。

這裡的環境、孩子、還有嶽阿姨,以及一切的一切都勾起了他過往的某段思緒。

對他來說,那是漩渦,一旦扎進去便無法自拔。

林佩珊怪他不懂禮貌,這傢伙平時不是嘴挺甜的麼,今天怎麼變沉默了。

她悄悄扯了扯男人衣服,葉承歡恍然,從嘴角擠出一絲笑意,對著嶽阿姨點了點頭,沒有吱聲。

嶽阿姨還以為人家小夥子第一次見面,比較矜持,也沒放在心上,拿起一件毛衣,邊打著毛線邊笑吟吟的看著他們兩人,不住點頭。

林佩珊看到地上一隻大木盆裡放著滿滿一盆毛線,問道:“嶽阿姨,你這是”

“哦,孩子們身上的衣服都太舊了不保暖,我給他們織個毛衣,等到天最冷的時候能暖和點兒。”

林佩珊開啟手袋,從裡面取出一張銀行卡,“嶽阿姨,天冷了,孩子們的生活需要錢,天使福利院的條件也需要改善,這是十萬塊,是我的一點兒心意。”

嶽阿姨搖了搖頭,沒有去接,“林小姐,當初要不是你出資,天使福利院也不可能有現在的樣子,當初我和孩子們住活動板房,吃蘿蔔乾泡飯,那段苦日子都熬過來了,現在條件比從前好多了,我們都很好,這錢我決不能再要,還有當初你出資蓋樓的錢,將來我也一定要還上。”

林佩珊執意要給,但嶽阿姨堅決不要,林佩珊心裡感動著嘆息著,最後也只能收回。

看到這兒,葉承歡對這個女人肅然起敬,“你是這裡的院長?”

“你太抬舉我了,我算什麼院長,只不過照料這幫孩子們的生活罷了。”

“不,你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母親!”林佩珊十分認真的道。

接下來,她一五一十的講了嶽阿姨的事。

她叫嶽秀娥,二十年前,她從外地來龍都打工生活,那個時候,她還是一個在醫院門口擺攤的小販,從醫院抱回第一個棄嬰時,她不忍心看孩子死掉,就留在身邊撫養。

直到後來,一發不可收拾,收養的棄嬰也越來越多。

早年家裡窮到上街討飯,嶽秀娥要到饅頭,總是先盡著孩子們吃。

隨著孩子們越來越多,生活成了大問題。第390章天使福利院

以前她和孩子們都住在擺攤的棚子裡,鄰居或者民政局給一點,在街上撿一些。大的穿過了,小的接著穿。穿破了,嶽秀娥再給縫縫。

漸漸為人所知後,很多熱心人把舊衣物和鞋子捐給孩子們穿,以致堆成小山。

20年前她第一個收留的棄嬰,如今已經長大成才,畢業於檢察官學院,目前正準備報考公務員。由於還沒參加工作,於是他便賣起了早點,幫助解決嶽秀娥的負擔。

不過,隨著國家政策風向的變化,開始控制民間收養行為,她不得不萌生把孩子們送到正規福利院的想法。

後來,她聽說龍都有個專門養棄嬰的福利院,她養活十幾個孩子不堪重負,必須選擇留下誰和送走誰。

於是,她送走了3個,因為國家補貼太低,福利院不願收孩子,她把孩子丟下就跑,還被迫坐了人生中唯一一次計程車。

孩子的數量達到了三四十個,一家電視臺工作人員提出,帶著嶽秀娥去福利院送孩子,她就去了,結果福利院照樣不收。

這之後,她13年沒再招惹過福利院。

她是一個沒上過幾年學的普通婦女,長期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頑強、樂觀地生存著。但收養棄嬰給她的生活帶來的負擔越來越重,以至於她難堪重荷、陷入困境,丈夫也離開了她。

孩子們生活、治病、上學,樣樣要錢,而面對將來的打算,她只能走一步是一步。

但只要聽說哪裡有別人不要的孩子,嶽秀娥就會毫不猶豫的抱回家,甚至連派出所都把那些沒人要的孩子送給她養。

所有孩子,全靠她在醫院門口擺小攤掙錢。這些孩子每個月的開銷要好幾千,為了多賺點錢,她每天還要推著三輪車,跑著給其他商販送貨。

她的事蹟感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各家媒體爭相報道,社會上的好心人也不斷送來捐助,嶽秀娥和孩子們的生活才稍稍好轉些,但仍舊入不敷出。

直到後來,林佩珊聽到這個訊息後,親自前去探望了幾次,被嶽秀娥的精神深深感動,主動出資給她修建了這座天使福利院,每逢節假日總要過來看看,送些書本和慰問品,但只要送錢或是貴重些的東西,堅強的嶽秀娥總是婉言謝絕。

聽到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