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況味和世事滄桑。
就在他轉身要走的時候才發現,另一邊也正有一個老人靜靜的矗立了在一座墓碑前。
兩人相互間遠遠的凝望一眼,然後慢慢的相互走近。
這兩個老人一個是葉衛國,一個是武建章。
這對經過戰爭和歲月洗禮的老夥伴在此時此地相遇,比平時多的只是一個無以言表的苦笑。
“你也來看兒子了。”葉衛國道。
武建章抬頭望天:“是啊,十八年了,人越老就越害怕孤獨,有時候我常常在想,要是他還活著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葉衛國也看著滿天紅霞,幽幽的道:“你後悔當初親手殺了他?”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可作為大清國的創始人,努爾哈赤又為何會親手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
想當年努爾哈赤起兵之際,大兒子褚英剛剛4歲,由於母親早逝,年幼的褚英便一路隨著父親奔波於刀光劍影之下,隨父親征戰南北,練就了一身武藝,這讓他的性格里面陽剛與霸氣佔據了過多的比重,而柔情與隨和幾乎無處可覓。
褚英19歲的時候首次帶兵打仗,率兵徵東海女真安楚拉庫路,收取20多個屯寨的部民而回,被賜號洪巴圖魯。
接下來的幾年中,褚英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
然而褚英的汗王之位並非自此一路坦途,他性格孤傲、專橫,心胸狹隘,努爾哈赤深知長子的毛病,但看在褚英功績累累且驍勇善戰,讓其執掌國政,並希望褚英能夠在攬得如此大權後,改掉心胸狹隘這一缺點。
然而事與願違,褚英執掌國政後,強迫四個弟弟向自己立誓:不得違抗兄長的話,更不許將兄長所說的各種話告訴父汗。還聲稱:凡與我不友善的弟弟們,以及對我不好的大臣們,待我坐上汗位以後,都要把你們處死。”
太子之位素來是政治利益爭奪的焦點,而褚英原本深陷泥潭,不但不以有效手段維護自己的聲望,反而以恐嚇、威脅的方式強迫自己的四位皇弟及五大臣屈從。
事實上,四位年紀尚輕的皇弟姑且不論,努爾哈赤的五大重臣就對此難以容忍。畢竟他們自努爾哈赤起兵伊始便開始輔佐,努爾哈赤都視他們為兄弟骨肉,禮讓有加,他們是真正的開國元勳。然而褚英年紀輕輕卻這般輕狂,換句話說,這是一場新權貴與舊權貴之間的較量。
不久,褚英的上述言行被告發,努爾哈赤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