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部分

但是劉佳良一離開。令得本就渙散的人心更加浮動。而且劉佳良也不是獨自一人走的,臨走還把自己的劉家班人馬全部都帶走了,自己在邵氏另立了一個幫派。

張徹的唱功電影公司本來就陷入困頓,之前的幾位乾兒子全都跑回香港去了,現在連大將劉佳良也造反了,拉了一半的人馬另立一派,氣的張徹跳腳大罵忘恩負義,狼子野心。

劉佳良卻懶得和他打嘴仗,回到邵氏之後的他立刻受到方藝華的重用,馬上出錢給他拍電影。

劉佳良也真有本事,回到香港的第三天就坐上導演的寶座,然後拿著話筒喊聲“開嘜啦!”,執導起《陸阿採與黃飛鴻》來。演員也不用別人,正好他弟弟劉佳輝做主角。

香港媒體對劉佳良的報道一時間喧囂塵上,畢竟張徹大導演去年赴臺灣開創長弓電影公司,在香港電影界也算是件大事。誰想到去了一年多,不禁核心弟子陸續回來,連手下大將也全都跑了回來,不免讓人擔心張徹大導演在臺灣的處境。

有媒體採訪劉佳良師傅的時候,劉佳良倒沒像張徹那麼沒風度,只說公司需要人,自己是邵氏老臣子,自然要報答恩情。至於其他傳言一概不用理會。

至於問道是否長弓電影公司已經陷入到破產窘境,劉佳良也一概搖頭不知道。

許貫武看到這些報道的時候,心裡面不禁一陣遺憾,知道屬於張徹大導演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從六十年代末開拍《獨臂刀》,成為首位百萬導演到現在,張徹差不多威風了有十年,其實這也基本上算是一個時代。

許貫文、洪京寶、麥佳等等這些電影人其實也就是走了十年鴻運而已,十年大運過後,就不免開始走下坡路。

許貫文從七四年拍攝《鬼馬雙星》到八四年《鐵板燒》,算是走了十年的鴻運。之後的電影雖然同樣保持一定的水準,如《雞同鴨講》、《閤家歡》、《搶錢夫妻》都屬上乘之作,但可惜依舊打不過洪京寶與新藝城的都市動作喜劇片。

洪京寶從七十年代末紅到八十年代末,同樣走了十年的鴻運。八十年代儘管程龍已經數香港第一紅星,但論及影響力還屬大師兄洪京寶。當時他一人扛起嘉禾、德寶兩家公司,捧紅了如林政英、錢曉豪、李塞鳳、胡惠中、楊子瓊等等一干紅星,當真是名符其實的影壇大哥大。

不過從九零年開始,洪京寶的作品雖然數量還是一樣的多,但票房卻已經大不如前。無論是集合香港大批明星拍攝的《富貴兵團》,還是與老搭檔麥佳合演的《瘦虎肥龍》,雖然全都保持以往的水準,但票房卻已經相形見絀。

麥佳同樣也是如此,從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同樣是走了十年的鴻運。從拍攝《瘋狂大老千》在香港影壇嶄露頭角,到拍攝《新最佳拍檔之兵馬俑風雲》票房失利,時間跨度也基本在十年之間。新藝城時期,麥佳幾乎可以說橫掃香港影壇,除了洪京寶、程龍還有抗衡之力外,其他全部都不屑一提。但九零年代,做慣了主角的麥佳,卻要在《情聖》中為後輩周星弛配戲。

為什麼一個兩個三個的電影人,大紅大紫的時間只有十年左右呢?許貫武也曾經暗自裡琢磨過。

大概是因為十年基本上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時間跨度,按摩爾定律來說,計算機都更新了六代了。十年也是觀眾整換一代的時間。

新成長起來的年輕觀眾,未必喜歡上一代人喜歡的東西。比如明星、比如電影、比如音樂

這是一個世代交替、新陳代謝的過程,能跟得上的時代的人,還可以繼續紅下去,比如程龍就一直在進步。從七十年代末紅到現在,依然是香港首屈一指、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明星。

跟不上時代變遷的,如,恆河沙數,都不用提名字了。大把曾經紅極一時的人,現在可還有訊息麼?(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八章 再創佳績

十一月份,還有一個好訊息從大洋彼岸傳來,《飛越瘋人院》歷經一年的拍攝,終於殺青了。

當許貫武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不禁一愣,想了好久才想起不錯,自己的確曾經投資過這麼一部電影。

那大概是一年前,久的連許貫武都忘記自己還投資了這麼一部電影了。

相比許貫武的淡漠,《飛越瘋人院》的製片人邁克爾。道格拉斯卻顯得十分的興奮,在電話之中滔滔不絕的講述這部電影有多麼精彩,簡直可以競逐明年的奧斯卡金像獎等等。

許貫武聽完邁克爾那套長篇大論之後,不禁長長的打了個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