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會更用心的去寫書。因為如果作者連續推出好書,他作品被改編的機率就會大大提升。就好像美國恐怖小說之王斯蒂芬。金。
源源不斷的暢銷小說,讓他不僅令自己的名氣大增,也讓他的小說名氣大增。而這樣一來作品被改編的機率就會大增。這是一個非常良性的迴圈。
而在香港作者卻很少會享受到這種待遇,幾乎全部都是成名之後,作品才會被影視公司改編搬上熒幕。而這時候對那些作者而言,這種行為純粹是錦上添花,而好萊塢那種才叫雪中送炭。
許貫武就是希望能夠採用這種手段,多多挖掘像黃鷹這樣,有才華但卻不被人重視的青年才俊,為他們多增加一些成功的機會。
今天《沈勝衣》系列十二部影視優先改編權賣出去之後,相信黃鷹為了這十二部小說能夠早日改編成功,今後再寫《沈勝衣》的時候也會更加用心,讓它變得更加的好看。
連默生起初對許貫武收購影視優先改編權,而不是影視改編權也有一些困惑,但當後來發現黃鷹所發過來的《沈勝衣》系列小說後續章節質量有很大提升的時候,不禁恍然大悟感嘆老闆的智慧果然高。
黃鷹接下了香港影史演義的任務之後,翻閱了香港影史的相關資料。但因為香港電影影史資料一直沒有多少人注意,所以資料就比較零散,根本沒有人統一整理過,這也給黃鷹寫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幸好連默生知道他也是第一次寫做這種寫實性很強的作品,所以特別派了兩位老前輩來幫他答疑解惑,免去了他很多查資料的時間。這才讓他的寫作速度提高了許多,趕得及在最後排版之前交稿。
等所有稿子都齊全之後,連默生馬上安排美工排版,然後在經過最後一次的稽核之後,確認沒有任何疏漏,便拿到印刷廠去印刷。
為了體現《東方魅影》的高品質,許貫武特別採用比較昂貴的銅版紙印刷,這就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壓力。
而同期香港其他雜誌社出版的雜誌除了封面和內頁是用膠版紙之外,其餘全部用的是新聞紙。畢竟新聞紙比較便宜,而銅版紙的價格則是新聞紙的四到五倍。
第一期《東方魅影》刊印了一共兩萬本,這個數字也是香港普通雜誌的銷量。而像《明報週刊》、《火麒麟》、《藏花閣》等每期銷量都在十多萬本,絲毫不弱於暢銷報紙的銷量。
售價方面,許貫武所定的價格是十元港幣,比《明報週刊》、《南國電影》、《嘉禾電影》等都貴了兩元錢。不過一本是銅版紙印刷的,另幾本則是新聞紙印刷的,成本不同,所以價格也不同。(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四章 封面女郎
在銷售渠道方面,許貫武則把《東方魅影》擺到了開設在輝煌院線、藝美院線的便利店中,而不是交給傳統的報攤兒發行。
原因是因為當初發行免費《天天日報。財經版》,把香港所有的報攤小販兒都給惹毛了。許貫武只好採取報紙進店的策略,讓《天天日報》挪進了街邊的雜貨店。銷量反而不減反增,成為營銷方面的經典案例。
而這份《東方魅影》即便交給報攤小販,他們也不會替許氏好好發行,所以只好擺在旗下院線銷售。而去影院看電影的人,多是對電影感興趣的年輕人,他們的購買機率自然比較大。
《東方魅影》的創刊號,全本用銅版紙印刷,約有五十多張紙,一百多頁的內容。整本雜誌都收在透明的膠袋之中,然後擺在特製的報刊架上。
之所以收在透明膠袋之中,許貫武是效仿後世銷售精品雜誌的方法。因為精品雜誌製作精美,又有非常漂亮的封面,自然會吸引路過的人去隨手翻一翻。
但又因為精品雜誌之中多是精美的插圖,而文字則相對來說比較少,所以只要讀者閱讀速度不是太慢,三眼兩眼一兩分鐘內就能掃個大概。而這樣一來自然就會減少購買的興趣。
而且被很多人翻過的精品雜誌,看起來就有些髒兮兮的,就算原本打算要買的人,看到它被翻成了那個樣子,也未必會有興趣再去購買了。所以後來就被雜誌社想到了這招,將雜誌封在膠帶之中。只露出封面和封底。而封面和封底都選用非常漂亮的女星或模特。然後再印上各種充滿挑逗的標題。激發人們的購買**。
許貫武所採取的措施,在當時看來是相當詭異的一件事,因為香港眾多雜誌都沒有像這樣販賣的。大家心裡面都有個疑問,你不讓讀者先翻一翻,看看其中的內容,那讀者還會願意花錢購買麼?
經歷了兩個星期的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