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演員方面,因為無線電視臺藝員比較有名氣,所以一半多的藝員是從無線挑選,不過為了平衡的考慮,麗的演員也佔到四成以上,而且主演也是由麗的的當家小生潘至文來擔任。
潘至文人稱“潘翁”,是麗的電視臺的當家小生,之前也曾經在無線電視臺呆過一段時間,演出了當年無線的第一部電視劇《獅子山下》,後來被麗的成功挖牆腳,力邀過檔成為當家小生。之前主演過《十大奇案》、《十大刺客》、《浪淘沙》等等,算是麗的比較能拿得出手的明星之一。
潘至文長相斯文儒雅,扮相宜古宜今,無論古裝大俠,或是民國商人,還是現代富豪,都可以勝任。他在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之中飾演的段正淳,《天地男兒》之中飾演的葉永基。及《大地恩情》之中的榮亨比較令內地觀眾所熟悉。而此人縱橫麗的,亞視,無線三臺,而始終都受到電視臺的力捧,所以又被稱為“不倒翁”。
而《鱷魚淚》這部戲的編劇則是許貫武一直在找的編劇聖手蕭若原,蕭若原是極有能力的一位編劇,這從他的稱號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編劇聖手,聽上去就非常之厲害。而此人也並非只精通編電視劇劇本。更在編寫電影劇本方面很有特長。麥家班出品的諸多作品,都由蕭若原在背後操刀,算得上是麥家班的首席智囊。
而蕭若原之後離開麥家班發展。同樣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比如同周星弛合作的《唐伯虎點秋香》、《鹿鼎記》系列等,即便在佳作連連的周星弛電影之中,這幾部電影都可以算作是經典。
許貫武一直都很重視劇本的寫作,所以對編劇是相當渴求。許氏現在就圈養著一批編劇,也寫出了許多的電影劇本,但除了少數被公司導演拿去拍戲之外。其他只能賣給小電影公司。編劇是一個非常考究天分的職業,不是說只要努力就會有成就的。向許氏現在編劇部這些編劇,就是典型的出力不討好。而像黃邴耀,黃佰鳴,王精這類的編劇天才。雖然人數少卻是扛起許氏電影大業的頂樑柱。
他們出產的電影劇本,佔每年拍片量的六成以上。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人才。而像這類重要的人才,對許貫武來說自然是多多益善了。不過礙於之前與麗的有協議在先,結盟期間不許挖對方的牆角,所以許貫武只能眼睜睜的和蕭若原失之交臂了。
《鱷魚淚》這部電視劇是分成兩部來製作,上部先拍攝完成之後,如果收視率高的話,再拍攝下半部的劇情。這種拍攝方法在香港並不少見,像八三版的《射鵰英雄傳》,就是因為投資太高,而收視率方面又無法保障,所以就將電視劇分為三部來製作,分別是《鐵血丹心》、《東邪西毒》與《華山論劍》。
而麗的的另一部佳作《大地恩情》,同樣也是分為三部曲來製作,分別是《家在珠江》、《古都驚雷》與《金山夢》。這樣做除了可以控制風險和成本以外,也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實時調整劇情。
當然這樣做對編劇的功力就是一個考驗,因為如果劇情轉折太過離奇,或者劇情不圓滿出現許多硬傷的話,會嚴重影響劇集的口碑的。索性香港編劇還是比較聰明的,鮮少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鱷魚淚》上半部四十集主要講述潘至文飾演的呂文俊如何從一位志向高遠,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最後淪落到家徒四壁,一事無成,妻離子散的故事。
下半部則講述呂文俊痛定思痛,幡然醒悟,然後利用種種手段向上爬,發誓要將自己失去的一切加倍奪回來的故事。
上下兩部交相呼應,一部是好到讓人痛心不已,一部是奸到令人髮指,自然是極考驗演員演技的,而且如此翻轉自然也充滿劇情張力,更容易讓人看個過癮。所謂文思看山不喜平,其實看電視劇也是一樣,劇情越是波瀾起伏就越是引人入勝,相反溫吞吞的好像白開水一樣的劇情,就算拍的再好也沒人愛看了。
《鱷魚淚》在緊張拍攝之中時,時間也已經到了七八年末。
在之前的一個月時間內,由許貫武投資的《月光光心慌慌》在萬聖節檔期,在國民娛樂公司的旗下院線上映。萬聖節是歐洲的傳統節日,有些類似於東方的鬼節,在這一天人們都盛裝打扮,辦成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模樣,小孩子則可以挨家挨戶的要糖吃。“不給糖果就搗亂”,是他們的統一口號。而在萬聖節前後,則是恐怖驚悚片扎堆上映的時候。
《月光光心慌慌》這部電影投資不過五十萬美金,前世這部電影投資更低。只有三十多萬美元,演員需要自己準備衣服才可以。原本雷石東也並沒有將這部廉價的恐怖片放在眼中,所以